白梦就这样在沈家住了下来。
刚开始很是不自在。
她有点疑惑,李长青把她买来。
好像不是为了让她干杂活一样,反而是为了照顾她。
对她百般呵护。
反正白梦做了这么久的杂役,从来没见过这样对待下人的主子。
就好像.....就好像拿她当成失散多年的亲妹妹一样。
不过,李长青这么对她。
她却知道自已可不能得意忘形,每天一大早地就起来干活。
洗衣服,做饭,做家务。
能做的事情,全做了。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家里其实能做的活并不多。
最多也就是洗洗碗,扫扫地之类的。
因为家里本来就不大,再加上李长青还会帮着她一起干活。
白梦就有了大把的时间。
闲下来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被拉着去买衣服,被拉着去逛一逛这待了数月,却从未真正逛过的京城。
再比如,研究灵气运用之法。
与其他人不同。
苏烟是重生而来,各种功法,心法烂熟于心。
而李长生则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特殊的存在,长生之人。
即便是自杀,也会带着记忆转世。
剑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旁人不敢想象的境界。
李佑楚穿越而来,修的是武道。
同样是熟悉她那个时代的武道之法。
李无涯不会修行,可却拥有诗词之道带来的浩然正气。
再加上其本身的特殊身份,让他身上多了几层神秘的光环buff加持。
连他自已都搞不懂。
至于,小狐狸涂山雪。
是天生地养的灵兽,涂山妖王血脉。
自然懂得修行之法
唯有白梦。
她虽是先天圣体道胎。
可自幼被抛弃,养在农户人家。
稍微记事了,便被养父养母卖到了大户人家。
白梦从来没有接触过所谓的修行之法。
只是听同为下人的其他人说过,谁谁的老家有什么吃人的妖怪。
有一日,一个身穿白衣踩着飞剑的仙人从天而降,灭了那妖怪....
诸如此类。
却是从未亲眼见过。
可饶是如此,白梦却能凭借着自已对天地灵气的独特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自身强大的悟性。
竟然自行领悟出了一门高深的炼气功法。
事实上,连白梦自已都并不清楚这所谓的炼气功法。
因为她对于修炼界的知识了解不能说是甚少,只能说是一点不通。
但她只知道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自已身体变得更好。
比如同样是干活,比她大几岁的仆人,就是累得不行。
她还有力气。
甚至一些男人才能搬动的东西,她小小的个头却也能搬得动。
再比如在路上逃亡的时候,跑的也更快......
慢慢的,白梦便也知道了。
这是能保护自已的办法。
这件事情,白梦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
这是自已的秘密。
可是今天.....
白梦看向窗外,李长生拿着四串糖葫芦走回来。
李长青拿起两串递给院子中练拳的李佑楚。
让她去分给李长生一串。
然后走进屋子里。
“梦梦,吃糖葫芦。”
白梦眸光流动,瞧着李长青。
小狐狸也眼巴巴地跟着跑了过来。
李长青摸了摸小狐狸的脑袋,将自已的糖葫芦咬下来一颗喂给小狐狸。
白梦咬着嘴唇,“我...我不吃。”
“不吃?买都买了。”
白梦只好接过糖葫芦,又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李长青
犹豫良久,这才咬了一口。
甜甜的,酸酸的。
“好吃吗?”
“....嗯。”
白梦嘴里含着糖葫芦,点了点头。
李长青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
想必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糖葫芦。
比自已还要可怜。
至少自已小时候还有娘亲照顾,自已又是个男娃,
而白梦,这个疑似娘亲私生女的小女孩,小时候还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想到这儿,李长青怜爱地揉了揉白梦的头。
“以后想吃什么都跟大哥说,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白梦听到这句话后,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原本紧绷的表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泪水在她眼眶里打转,仿佛随时都会滑落下来。
她的嘴唇微微颤动着。
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最后,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情绪,微笑着对李长青说道。
“谢谢大哥……”
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白梦完全想不到这个认识不久的少年,竟然如此关心自已、照顾自已。
简直就像是拿自已当亲人一样对待。
这是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这种感觉让她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
李长青又分给小狐狸一个糖葫芦。
今儿逛街的时候,瞧见了铁匠铺。
父亲说,自已还有一个月才要去檀宫学府读书。
李长青正想着,要不要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去铁匠铺打铁,挣点外快。
反正自已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干。
正想着呢,白梦忽然抬起头,郑重地说道:
“大哥,我想要教你一门很厉害的...很厉害的东西!”
白梦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已修炼的到底是什么。
“嗯?什么东西?”
“就是能让身体变得更好,干活更加有力气....”白梦小声说着。
她知道自已说的话可能有些荒诞。
可是自已除了这个根本没有别的,能拿来报答李长青了。
李长青满脸疑惑,不过还是笑道:
“那你教我吧。”
白梦重重点了点头。
李长青抱着好玩的心态,在白梦的指点下。
盘腿坐了下来。
白梦从天地大道之中领悟的修行之法。
名为观光。
“观光”之法。
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
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
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
身心入静之后,聚起自已的元性。
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
但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
再然后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
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
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
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
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李长青:(⊙o⊙)…
嘛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