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奇

第六十五章斗斛之下藏奸佞,民心如秤定浮沉

加入书架
书名:
英烈传奇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455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冷金龙的粮仓,曾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资本。那些堆积如山的稻谷、粟米,在他眼中不是济世的粮食,而是黄澄澄的铜钱,是他在金陵呼风唤雨的底气。但此刻,这座象征着财富的粮仓,却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惠民粮行”突然闭店后,冷金龙才惊觉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十几万斗粮食砸在手里,资金链彻底断裂,他就像一个抱着金砖却饿得发慌的乞丐——粮食不能当钱花,可他欠的债却一分都不能少。

为了回笼资金,冷金龙祭出了他压箱底的手段——大斗进,小斗出。

他命人将收粮用的斗悄悄改大了一圈,百姓卖粮时,明明够一石的粮食,用他的大斗一量,就只剩下九斗;而卖给百姓时,又换成了比标准斗小了一圈的“小斗”,百姓付了一斗的钱,拿到手的却只有八升。这一来一往,他便能凭空多赚两成粮食。

不仅如此,他还在粮食里动手脚。往米里掺沙子,往面粉里拌麸皮,原本的粟米,被他筛去了精粮,只剩下干瘪的碎粒。百姓们买回去的粮食,淘洗三遍还能沉淀下半碗沙,煮出的粥稀得能照见人影。

“这哪是粮食?简首是喂猪的糠!” 一个老汉捧着从冷家粮铺买的米,气得浑身发抖,当众将米袋摔在地上,沙子和碎米撒了一地。

“冷金龙不得好死!”

“赚这种黑心钱,他晚上睡得着觉吗?”

骂声越来越烈,起初只是私下抱怨,后来竟有人在粮铺门前哭闹,引来越来越多的人围观。冷金龙派家丁驱赶,却被愤怒的百姓推搡着狼狈逃回,粮铺的门板也被砸了几个窟窿。

他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手下的回报,脸色铁青。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用了些“生意场上的手段”,为何会激起如此大的民愤?在他看来,商人逐利,天经地义,那些百姓不过是些愚民,给口饭吃就该感恩戴德,竟敢指责他?

“一群贱民!” 冷金龙狠狠啐了一口,“等我缓过这口气,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可他没等到缓口气的那天。

龙天策早己收到了百姓的联名诉状,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按满了指印,字字泣血,控诉冷金龙的恶行。玉倾城将暗访到的证据——被改过的斗斛、掺了沙子的粮食、百姓的证词,一一摆在他面前。

“天策,时机到了。” 玉倾城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他不仅哄抬粮价,还用这种卑劣手段盘剥百姓,己经触犯了国法,也失尽了民心。”

龙天策看着那些证据,金发黑眸中怒意翻涌。他当即下令:“查封冷家所有粮铺和粮仓,将冷金龙及其党羽依法捉拿归案!”

唐军士兵迅速行动,包围了冷府和遍布金陵的冷家粮铺。当冰冷的铁链锁住冷金龙的手腕时,他还在挣扎嘶吼:“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金陵首富!我交税!我……”

他的话被百姓的唾骂声淹没。无数百姓围在街道两旁,看着冷金龙被押走,有人扔出烂菜叶,有人高喊着“打倒奸商”,积压己久的愤怒,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搜查粮仓时,士兵们找到了冷金龙用来“大斗进、小斗出”的特制斗斛——收粮用的斗,比标准斗大出一寸;卖粮用的斗,比标准斗小了半寸。还有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详细记载着他如何克扣百姓、掺杂使假,每一笔都浸透着百姓的血汗。

公审那天,金陵城万人空巷。当主审官念出冷金龙的罪状,展示出那些特制的斗斛和掺假的粮食时,台下的百姓群情激愤,山呼“严惩”。

最终,冷金龙被判“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盘剥百姓,扰乱市场”,判处没收全部家产,充公赈灾,本人则被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返回金陵。

当囚车缓缓驶离金陵城时,冷金龙望着这座他曾横行无忌的城市,终于瘫倒在囚车里,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解。他到此刻都不明白,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他有那么多粮食,那么多钱,怎么会败给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粮商,败给那些他素来瞧不起的“贱民”?

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栽跟头的地方,是忽略了两条最根本的铁律——民不可欺,官不可抗。

他以为“大斗进、小斗出”是精明,却不知这是在剜百姓的肉,断自己的根。民心如秤,称量着善恶,也决定着成败。当他把百姓的忍耐逼到极限,愤怒的洪流便会将他彻底淹没。

他更以为自己财大气粗,便能对抗官府,却忘了玉子徽背后站着的是大唐朝廷,是决心要稳定金陵、安抚民心的秦正阳。他与玉子徽打擂台,看似是商业竞争,实则是在与整个国家机器抗衡。民不与官斗,不是因为百姓懦弱,而是因为官府若真要为民做主,任何奸商的伎俩都不堪一击。

冷金龙的彻底破产,成了金陵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他的倒台,不仅肃清了城中的奸商势力,更让百姓们看到了大唐朝廷整顿吏治、保护民生的决心。

玉子徽带来的粮食,在冷金龙倒台后,以平价投入市场,迅速稳定了粮价。龙天策则趁机颁布了《金陵市易法》,规范粮食交易,严禁囤积居奇、掺杂使假,设立了“公平秤”“标准斗”,由官府定期校验,确保交易公平。

曾经被冷金龙垄断的粮食市场,如今变得井然有序。新的粮商们吸取了冷金龙的教训,诚信经营,薄利多销,百姓们终于能买到平价、干净的粮食,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秦淮河畔,重新响起了商贩的叫卖声;市集里,百姓们提着粮袋,与粮商讨价还价,虽有计较,却再无往日的恐慌。

玉倾城站在太守府的楼上,看着城中恢复的生机,对身边的龙天策笑道:“你看,民心其实很简单,给他们一口饱饭,一份公平,他们便会拥护你。”

龙天策点头,金发黑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冷金龙的倒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个真正属于金陵百姓的新篇章,才刚刚拉开序幕。”

阳光洒满金陵城,照在崭新的“公平秤”上,也照在百姓们充满希望的脸上。冷金龙的故事,成了一个警示,刻在金陵的记忆里,提醒着后来者:无论何时,欺民者,终将被民所弃;抗法者,必为法所惩。而属于金陵的“新篇章”,正沿着公平与正义的轨道,稳步前行,充满了光明与生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