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标的带领下,一行人按照原定计划,向靠近宫城的指定观礼区域走去。
那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观赏全城灯景的绝佳位置,也是皇帝与民同乐的象征之地。
当他们抵达时,宫城高大的门楼之上,己是灯火辉煌,人影幢幢。
朱元璋身着常服,却难掩帝王威严,携马皇后及几位位份较高的妃嫔,以及年幼的皇子公主们,正凭栏远眺。
侍卫林立,旌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标儿他们来了。”
马皇后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楼下正有序进入观礼区域的孩子们。
一名侍卫统领己悄然上前,将方才临安短暂“脱离”队伍又被迅速、高效、无惊无险寻回的经过,简明扼要地向帝后二人做了汇报。
朱元璋闻言,目光扫过楼下那群半大少年。
只见朱标沉稳持重,正低声与弟弟妹妹们说着什么;
李祺站在一旁,小脸上带着惯有的平静;
朱棣依旧兴奋地东张西望;
常茂、徐辉祖、刘琏等人则下意识地挺首了腰背,队伍丝毫不乱,反而透着一股经过锤炼的精气神,如同初露锋芒的幼虎。
“嗯。”
标儿的沉稳有度,李祺那小子关键时刻的机敏决断和指挥若定,还有这群勋贵子弟展现出的效率与协作,都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马皇后则是满眼欣慰,轻轻拍了拍依偎过来的临安的手,
目光温柔地落在与朱标低声交谈的李祺身上,这孩子,不仅聪慧,更有担当,实在是难得。
城楼之上,视野极佳。
举目望去,整个应天府尽收眼底。
秦淮河如一条镶满碎钻的玉带蜿蜒流淌,夫子庙前的鳌山灯彩如同燃烧的仙山,
无数条由花灯组成的光河从西面八方汇聚又散开,流淌在每一条街巷。
万家灯火与天上皎洁的明月交相辉映,将这座新生的帝都妆点得如同九天宫阙坠落凡尘。
锣鼓声、丝竹声、欢笑声隐隐传来,汇成一片太平盛世的恢弘乐章。
“好!好啊!”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耗费无数心血才得来的锦绣江山、太平盛景,龙心大悦,胸中豪情激荡。
他环视身边环绕的皇子公主和勋贵子弟,朗声问道:“此情此景,尔等观之,有何感想啊?”
“父皇!灯好多!好热闹!比宫里好玩多了!”
朱棣第一个抢着回答,小脸上满是兴奋的红光。
其他皇子公主也七嘴八舌地说着“好看”、“真亮”之类的童言。
这时,依偎在马皇后身边的临安公主,仰着小脸,伸出的手指,
指向脚下那片璀璨夺目、仿佛汇聚了天上所有星光的灯海,用她那特有的、清脆又带着点梦幻的童音说道:
“父皇,母后,你们快看呀!城里亮晶晶的,一闪一闪的,真好看!像仙糖霜一样白,一样好看!铺得到处都是呢!”
清脆的童音在城楼上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仙糖霜一样白,一样好看!
此刻,在临安纯真的眼中,这象征着国家繁荣、万民安乐、太平盛世的璀璨灯海,
竟然与她心中最神奇、最美好的东西——“仙糖霜”联系在了一起!
它仿佛在说:这太平盛世的灯火辉煌,其温暖、其美好、其纯净,就如同那神奇的“仙糖霜”一般,
是朝廷仁政泽被苍生的具象,是民心甘甜、国家安泰的写照!
“哈哈哈哈!”
朱元璋畅快的大笑!
这笑声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满足与欣慰!
他一把抱起临安,用带着胡茬的脸蹭了蹭女儿娇嫩的小脸,
“说得好!朕的小临安说得太好了!
这万家灯火,太平气象,可不就是像那‘仙糖霜’一样,又白又亮,甜到朕的心坎里去了吗!”
朱元璋抱着临安,转过身,对着侍立在侧的李善长和刘伯温,声音洪亮:
“善长!伯温!你们听听!稚子之言,天真烂漫,却道尽了至理啊!
看看这万家灯火,看看这太平盛景!
这‘仙糖霜’,甜在嘴里,暖在民心!
民心甜了,国家才能安泰!李祺这孩子……”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个有福气的!更是我大明的福星!”
马皇后站在一旁,含笑看着丈夫和女儿,目光温柔而赞许地落在李祺身上,轻轻颔首。
李善长心中狂喜,连忙躬身:“陛下圣明!小儿顽劣,偶有小慧,全赖陛下洪福,娘娘慈恩!”
刘伯温亦是躬身,捻须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就在这时,“咻——嘭!” 数道尖锐的呼啸声划破夜空,紧接着,绚烂无比的烟花在应天府的上空次第绽放!
金菊吐蕊,银蛇狂舞,火树银花,将整个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城上城下,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
在这盛世烟火的照耀下,打架团的少年们彼此相视,眼中都闪烁着兴奋与荣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