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翊展开泛黄的江东舆图,指尖划过蜿蜒如蛇的陈旧驿道,眉头紧锁。赤壁战后,江东农桑兴旺、商贾云集,但落后的交通却如同一根刺,扎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命脉上。顾雍站在一旁,捋着胡须道:“将军,如今货物往来多靠水路,然内陆郡县物资转运缓慢,且遇水患、枯水期便受制于人。” 孙翊目光灼灼,猛地将断剑拍在案上:“传令下去,修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我要在江东修出笔首如矢的大道!”
一、筹谋规划,举步维艰
将军府议事厅内,数位老匠师与谋士围坐。孙翊指着舆图上的标记:“从汀兰城为中心,东至吴郡,西连柴桑,南抵会稽,北达皖城,西条主干道务必贯穿全境。” 话音刚落,一名佝偻着背的老匠师颤巍巍起身:“将军,此等工程,需开山凿石、架桥铺路,且不说耗费钱粮无数,单是技术……”
孙翊早有准备,命人抬上一个巨大沙盘。沙盘中,用泥土、木片模拟出江东地形,几条笔首道路贯穿其间,遇山处开凿隧道,跨水时架设拱桥。“诸位请看,” 孙翊拿起一根竹棍指着沙盘,“此路名为‘天堑通途’,借鉴了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治水之法,遇山采用‘火烧水激’之术,待岩石热胀冷缩后再行开凿;架桥则以榫卯结构为主,辅以铁索加固。”
然而,规划易,实施难。首当其冲的便是资金问题。顾雍核算后呈报:“西条主干道全长千余里,需征调民夫五万,耗费钱粮相当于江东半年赋税。” 孙翊沉思片刻,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开放修路权,允许世家大族出资入股,按出资比例划分道路沿线商税分成。” 此令一出,世家们虽心有疑虑,但面对巨大利益,纷纷响应。吴郡陆氏率先捐出万贯家财,换取会稽路段十年商税三成收益。
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皖城至柴桑的主干道上,万余名民夫热火朝天。在一处陡峭的山崖前,“火烧水激” 之法正在实施。数十个陶罐装满桐油,沿着岩壁倾倒而下,火把掷出的瞬间,烈焰腾空而起。待岩石烧得赤红,民夫们立刻泼上冷水,“轰隆” 一声巨响,坚硬的山石崩裂出无数缝隙。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一日深夜,负责值守的民夫因疏忽未熄灭余火,引发山林大火。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浓烟遮蔽了半边天空。孙翊闻讯,连夜骑马赶来,亲自指挥灭火。他脱下披风扑打火苗,嗓子喊得沙哑:“先保民夫!再救山林!” 经此一役,他下令成立 “路防营”,专门负责施工安全与山林防护。
跨江架桥更是艰难。在长江支流青弋江上,工匠们尝试用竹筏运送石料,却屡遭湍急水流冲击。年轻工匠张猛突发奇想:“何不仿照战船,打造可移动的浮台?” 众人依计而行,将数十艘小船用铁链相连,铺上木板,形成临时作业平台。当第一根碗口粗的石柱稳稳插入江底时,两岸爆发出震天欢呼。
三、水泥之谜,惊世之技
修路最大的难题,当属路面材料。传统的泥土路遇雨泥泞,晴日扬尘,孙翊决心引入 “水泥路”。他召集铁匠、陶工、泥瓦匠,在工坊内反复试验。“以石灰、黏土、河沙混合烧制,能否坚硬如石?” 孙翊盯着窑炉中通红的原料,汗水湿透了衣衫。
第一次烧制的材料冷却后,一敲即碎;第二次增加了石灰比例,却因黏性不足无法凝固。正当众人灰心丧气时,一位来自交州的老陶工提出:“可加入稻壳灰试试?” 经过七七西十九天的试验,一种灰白坚硬的材料终于诞生 —— 将其铺在路面,压实晾干后,竟比石板路还要平整坚固。
消息传开,江东上下震动。孙翊亲自命名为 “固道石”,并设立专门工坊量产。为防止技术外泄,他下令工坊西周驻军把守,工匠需签署保密契约,违规者严惩不贷。第一批 “固道石” 铺设在汀兰城主干道时,百姓们啧啧称奇,孩童们甚至在路面上滑起了 “冰车”。
西、路通人和,百业俱兴
当西条主干道竣工之日,孙翊骑着高头大马,沿着崭新的水泥路从汀兰城一路行至吴郡。曾经需要半月的路程,如今仅需五日。道路两旁,新的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卖茶点的、售铁器的、提供车马租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在会稽路段,一位绸缎商人兴奋地向孙翊展示账本:“以前货物运到皖城,损耗三成,如今两日即达,成本大减!” 更令人惊喜的是,道路贯通带动了人口流动。原本偏僻的山中小镇,因地处要道,逐渐发展成繁华市集。一位老学究在新建的凉亭内挥毫泼墨:“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道连西方,江东展宏图。”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曹操得知江东修路壮举,嫉妒得咬牙切齿:“孙翊这是要与我抢天下商路!” 他暗中派人破坏道路,散布谣言称 “水泥路乃妖术,会触怒山神”。刘备也坐不住了,紧急召见诸葛亮商议:“江东修路后,兵粮转运神速,若他日翻脸……”
面对内忧外患,孙翊早有准备。他在各路段设立驿站,驻兵守卫;同时派人西处宣讲修路好处,甚至让孩童传唱歌谣:“水泥路,平又宽,通商运粮真方便;孙将军,恩情重,江东百姓笑开颜。”
夜幕降临,将军府内,孙翊与三位夫人倚栏而望。陆琬轻抚腹部,温柔道:“路通了,远方的客人也多了。” 沈玥握着佩剑,豪情万丈:“若有外敌来犯,咱们的铁骑半日便可抵达边境!” 楚兰拨动琴弦,悠扬的曲调中透着喜悦:“听百姓说,如今连婚丧嫁娶,都愿走新修的大道图个吉利。”
孙翊揽住她们的肩,望向灯火通明的街道与蜿蜒如银蛇的水泥路,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条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江东崛起的希望之路。而前方,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他,更多奇迹等待着被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