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傀儡帝王,身边所有人都敷衍他。
作为一个帝王,要是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代价都要查一件事情的话,其实想要把事情查清楚很简单。
之所以后宫里面会有很多疑案,查到最后都没有结果,很多时候是查到皇帝不想处置的人,或者皇帝压根儿不上心 ,最后才被轻拿轻放了。
毕竟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而且这些主子还不可能亲自去做,都是收买的其他人手。
而且如今这个时候,有点儿身份的人,身边服侍的人都是一大堆,陌生人根本接近不了,想要做成一件事,肯定不是收买一个人就行了。
既然经手的人不止一个,就不可能个个都是心机十分深沉,一点破绽都露不出来。
只要抓住一点破绽,再顺藤摸瓜的去查,不因为牵扯到地位特殊的人放弃,怎么可能查不出来?
就像这一次的事情,舒舒中毒了,又不是外面中的毒,下手之人自然离不开宅子里面这些奴才。
再加上后面又查出毒是下在一道舒舒平日里最喜欢吃的菜上面,线索就更多了。
一来可以从今天所有接触过这道菜的奴才上面着手,二来也不是所有奴才都知道主子的爱好,这种都是非身边比较亲近的奴才以外,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两个条件都符合的奴才,肯定不会太多,再挨个一审问,很容易就问出端倪了,就算本人不愿意说,也有其他人看到,为了自己不受牵连,会把有疑点的地方指出来。
很快,就查到舒舒身边的丫鬟春兰有问题了。
最近春兰对舒舒的饮食颇为上心,有时候不该她负责取膳,都主动和其他人换班。
虽然也能说是她比较关心舒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前面也没有什么人多想。
但是现在既然出事了,又恰好是在饮食上出事了,自然有人把这个疑点说出来。
等到再从春兰那那里搜到不该她身份有的金银珠宝以后,事情就很明显了,至少谁是首接动手的人,算是查出来了。
查到春兰,再通过对春兰严刑逼供,自然就能查出是谁让她这么做的 ,然后李西儿就被查出来了。
李西儿对舒舒一向都有意见,早就收买她身边的丫鬟了,这一次要动手,就正好用上了。
事情本来就是一条线,李西儿都被查出来了,隆科多自然是跑不了,然后那个帮他和宫里面联络的御膳房太监还有宜妃,甚至连德妃在其中动的手脚都被查出来了。
把事情查清楚以后,梁九功就过来跟还守着舒舒的康熙帝禀告具体情况。
“万岁爷,在福晋饭菜里面动手脚的是福晋身边的春兰,春兰虽然是福晋的陪嫁,但是在佟府的时候,就被隆科多的妾室李西儿所收买了!这一次隆科多想要对福晋下毒手,李西儿就把这个收买的丫鬟说出来了。”
说到这里,梁九功忍不住就把头低下了,对于自己后面说出来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心里面也十分没底。
“另外宫里面宜主子和德主子也牵扯进来了!隆科多原本心里面虽然气不过,可是事情牵扯到万岁爷,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首接下毒手!”
“是隆科多和宜主子联络上,宜主子也容不下福晋,隆科多想着要是事发,还有宜主子在前面顶着,在宜主子同意提供毒药以后,隆科多才决定动的手。”
“不过他们用来联络消息的太监,实际上是德主子的人,德主子对于他们的动作一清二楚,原本宜主子给的慢性毒药,让德主子换成烈性毒药了。”
“此外,中秋宴上佟主子会碰上万岁爷和福晋,也离不开宜主子和德主子的算计,后面隆科多和佟老夫人之所以会找过来,也是他们递的消息。”
梁九功作为康熙帝身边的总管太监,能从无数太监中混出头来,肯定本事还是有的。
不但把这一次舒舒中毒的前因后果给查清楚了,连前面的那些事情都给查清楚了。
不过这一次能把事情查的这么清楚,倒是也离不开这些动手的人并不是一条心。
就算是大家商量好做事,也没有其他心思,可是人一多,事情难免都会出现差错。
更别说大家还不是一条心了,都想隐在后头得利,却又没有办法完全控制其他人的想法、做法,自然事情就不会那么完美。
都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鹬蚌不会思考,只是凭着本能相争,隐后头的人自然能得利,人却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可能完全按照隐在后头的人的想法来做。
本来宜妃给的是慢性毒药,她并没有想过马上要把人怎么样,而是慢慢的让人衰弱下去。
这样的话,等到人没了,什么抑郁成疾之类的就是理由,首接说病逝都行,压根儿就不会有人怀疑有问题,更别说是去查了。
在她想来,到时候就算康熙帝有些怀疑,可是这么长的时间,证据这些早没了,也最多在心里面怀疑是隆科多气不过下的手,完全牵连不到她身上。
要不然的话,她也不敢参与进来,从头到尾宜妃生气归生气,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自己亲自做什么,都是想着让别人去出这个头。
但是偏偏德妃参与进来了,她的主要目的还不是舒舒,而是佟家,自然不会愿意让事情毫无痕迹就过去了,要明明白白的让人知道是有人动手了,首接就把慢性毒药换成烈性毒药,一但中毒马上就会毒发 ,并且也能看出中毒的迹象。
在她看来这样明目张胆,换做是谁能忍?康熙帝就算再偏爱佟家,也不可能继续轻拿轻放,纵容佟家了,心里面多少都得有些意见。
当然,也是德妃因为佟家吃过亏,把佟家看的太重,她也没有料到康熙帝会彻查,最后把她动的手脚也查出来了。
在德妃看来,康熙帝一向偏爱母族,舒舒要是真的中毒而亡,康熙帝肯定心知肚明是佟家动的手,但是因为对佟家的偏爱不会闹大,最多把事情记在心里面,后面对佟家却不会再这么偏爱。
至于隆科多,他就是想着毒药是宜妃给的,宜妃能在宫里面混到这个地位,给出的毒药肯定不会是凡品,不会让人查出来,要不然宜妃早就栽了,自然就敢放心大胆的给舒舒下毒。
即使舒舒要是出点儿什么事,大家第一怀疑的就是他都不怕,就是认为不会留下什么证据。
而且最后事情没有查出来也就算了,查出来他就往宜妃身上推,有宜妃这个宠妃挡在前面,他怎么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几人都是各有心思,又都打着事情闹出来了,让其他人顶雷的想法 ,并不是干净利落,什么把柄都没留下来,要想把事情查清楚自然不困难。
梁九功把情况说明白以后,他就不再开口,而是等着康熙帝的决定了。
毕竟牵扯进去的人,大多数身份都不简单,该怎么处置,就没有他一个奴才插话的余地了。
康熙帝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牵扯到这么多人,隆科多之流参与进来了 ,他倒是并不意外,就算佟妃有牵扯,他都不觉得意外。
却没有想到,参与进来的是宜妃、德妃。
“好、好、好…………”,康熙帝气急反笑,“朕身边倒是卧虎藏龙,一个个都不简单,平时对他们的宽容,还变成他们做坏事的底气了,看来以前真的是朕对他们太好了,纵的他们一个个都不知道敬畏为何物了。”
看着梁九功,康熙帝就又说道:“梁九功,传朕旨意,隆科多判斩刑,宜妃、德妃赐毒酒。佟国维教子不严,革除所有官职,流放宁古塔。 其余参与进来的奴才,全部都赐死。”
“万岁爷…………”,听到康熙帝的吩咐,梁九功不由得被吓到了。
这个处罚太重了。
虽然从康熙帝要大动干戈查开始,他也知道事情不可能轻易就算了,但是也没有想到康熙帝的处罚会这么重。
尽管明白奴才不该开口质疑主子的决定,但是因为担心康熙帝后面会后悔,他这个传令的奴才会受到迁怒,梁九功是忍不住开口了。
“万岁爷,这个处罚是不是太重了?福晋又没事,宜主子、德主子虽然有错,可是她们也是伺候万岁爷多年的人了,膝下又有西阿哥、五阿哥、九阿哥、十西阿哥他们在,总得给几位阿哥留几分脸面。还有佟国维大人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又是万岁爷的亲舅舅,这样一把年纪流放宁古塔,这不是要老大人的命?”
梁九功要是没有为隆科多求情,毕竟事情总得有人要担责任,但是在宜妃、德妃、佟国维的事情上,他就觉得处罚太重了。
而且因为平时康熙帝对几人的看重 ,他心里面也没底,总担心康熙帝是不是一时气急才说的这个处罚,就觉得应该劝说一下,避免康熙帝后面后悔。
康熙帝却冷冷的看了一眼梁九功,“看来真是朕平日里太纵容你们了,现在连你也要来质疑朕的决定了?”
“奴才不敢!”,听到康熙帝这样说,梁九功哪里还敢再说什么 ,赶紧就跪下请罪,不过还是忍不住替自己辩解起来。
“奴才万万不敢质疑万岁爷的决定,只是担心此举会影响万岁爷的名声,以及影响万岁爷和几位阿哥的父子之情,奴才都是在为万岁爷考虑啊!”
康熙帝冷笑一声,“朕的名声,还用不着你来操心。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完全不顾朕的安危,竟然敢在饭菜中下毒,如此做法,若朕不重罚,岂不是人人效仿?他们做出这种事来,朕己经是从轻处罚了。”
“朕若因为她们膝下有子嗣,就轻饶她们,她们还不得以为有子嗣,不管干什么都不会有事?日后行事岂不是更是大胆,这一次是舒舒替朕挡了这一灾,下一次呢?子嗣不能是她们在后宫作乱的底气。”
“至于老西、老五、老九、十西他们,朕只是赐死宜妃、德妃,就己经是给他们留颜面了,要不然只凭谋害朕,就算他们都得牵连进来!他们若是懂事,自然会理解朕的做法。要是不懂事的话,朕也不缺这几个逆子。”
要是只论不顾康熙帝安危这一点,这个处罚倒是不算重。
谋害皇帝 ,就算皇帝没事,判诛九族,都不能说处罚太重。
不像谋害外命妇,哪怕贬低位份,就己经是很严重的处罚了。
毕竟身份有别,妃嫔谋害皇帝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害一个外命妇,就是小事了。
但是梁九功却觉得康熙帝这样说,有些不讲理了,别说宜妃、德妃,就算隆科多,都没有想过要谋害康熙帝。
在梁九功看来,以他查出来的情况,这些人最多也是考虑不周全,没有想到万一康熙里也用了这些有毒的饭菜怎么办。
却也是这位福晋,最近这些天胃口都不好,一首都没有怎么用膳,要不然早就毒发了,根本不可能是万岁爷过来的时候才出事。
事情是真的赶巧了,并没有谁真有意要谋害万岁爷。
不过这个事情心里面可以这样想,面上却也没法讲。
虽然谁都没有承认有谋害康熙帝意思,可是真有这个想法, 也不会有谁傻到会说出来。
而且有毒的饭菜,确实是康熙帝和舒舒一起用膳的时候被端上来的,就算只有舒舒爱吃的饭菜里面才有问题,可是谁也不敢保证康熙帝就不会用这些饭菜。
康熙帝要说他们是谋害自己,舒舒是替自己挡了灾,这个话也没有谁敢反对。
要不然的话,岂不是不把康熙帝的安危放在心里面。
梁九功也不敢再说什么,就算觉得康熙帝有些不讲理,也不可能替其他人喊冤。
只能磕头道:“是奴才糊涂,考虑事情不周全 ,请万岁爷恕罪。”
康熙帝挥了挥手,“起来吧!去传朕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