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第71 章 令人艳羡的黄玲宋莹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作者:
翡冷翠的霓虹
本章字数:
612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黄玲跨进院门时,手里的牛皮纸文件袋还在晃。

庄超英刚摘下自行车铃铛,见她脚步发飘,赶紧迎上去:“阿玲,这是咋了?怎么看起来恍恍惚惚的?”

黄玲把文件袋往他手里一塞,突然蹲在地上笑出声:“超英,我……我再不是女工了,我当主任了……”

庄超英扯开绳结,抽出里面的纸,眼睛猛地瞪圆,“行政部门一分厂办公室主任?阿玲,你真升职了?”

屋里的人全被惊动了。

黄父捏着鼻烟壶出来:“阿玲咋了?”

“爸!”

黄玲蹦起来,抢过文件塞给父亲,“您看!厂里调我去办公室当主任了!”

黄母凑过来看,手指点着纸上的字:“工作时间……早八点到下午五点?这比以前倒班少了俩钟头!”

“还有还有,”黄玲数着手指头,“固定周日休息,不用再跟超英凑假了!工资加了十五块,粮票布票都多给半斤!”

图南举着铅笔跑过来:“妈,这个主任是负责啥的?”

庄超英轻叩了一下他的额头,“你妈以坐在桌子前管她十几个兵和文件就行。”

筱婷拽着黄玲的衣角:“那妈周日能送我去少年宫了?”

“能!天天送!”黄玲摸着女儿的头,眼眶有点热,“以前总说等拿到夜校毕业证就好了,没想到这么快……”

向鹏飞从里屋跑出来,举着张奖状:“大舅妈,你看我得的小红花!以后你是不是也能像大舅舅那样坐办公室?”

黄父把文件折好塞进袋里,往黄玲手里一塞:“这是你自己挣来的。当初你说要上夜校,有人说——女工读那么多书干啥,现在看看……”

他朝着棉纺厂宿舍的方向扬了扬下巴,“谁还敢说这话?”

庄超英往灶房走:“今晚不凑活了!我去买条鱼,再让张阿婆炸两斤藕盒,咱得庆祝庆祝!”

黄母拉着黄玲的手往屋里坐:“快说说,办公室里都干啥活儿?要不要穿新衣裳?我那里还有不少新布,你选一块,妈晚上就给你做。”

“妈,哪能穿您的?”黄玲笑着摆手,“厂里说有统一的工作服,藏青色的,带口袋的那种。”

图南突然喊:“我知道!就像银行阿姨穿的那样,笔挺挺的!”

院子里的笑声飘出老远,黄玲摸着文件袋上的红印章,忽然觉得夜校那二年的苦——冬天冻得握不住笔,夏天蚊子叮得满腿包,都是甜的。

庄超英拎着鱼回来时,正看见她对着文件傻笑,便走过去悄悄说:“明天我去接你下班,就站在办公室门口,让他们看看我媳妇多厉害。”

黄玲捶了他一下,眼里的光却亮得像星星。

第二天一早,棉纺厂宿舍的巷口旁就聚满了人。

宋莹来这边拿李一鸣给带的新布,就被王婶拉住:“听说你跟黄玲都升了?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财务助理,你俩可给咱女工长脸了!”

宋莹笑着点头,身后突然传来张阿妹的声音:“升了又咋样?还不是靠死读书?咱车间老李媳妇没上夜校,不也当上个小组长?”

正淘米的刘嫂首起身:“阿妹这话就不对了。黄玲跟宋莹在夜校熬了两年,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眼皮子都熬红了,这叫凭本事挣的,咋叫靠死读书?”

“就是,”旁边择菜的赵婶接话,“上回厂里考规章制度,黄玲拿了第一,连厂长都夸她条理清,这可不是死读书能换来的。”

张阿妹撇撇嘴:“办公室活儿轻巧,哪有你们挡车的挣得多?”

宋莹忍不住笑了:“阿妹,你忘了?上个月发奖金,玲姐光奖金就比你家老吴多五块。再说现在她工资加了十五块,比挡车的还高呢。”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王婶戳了戳张阿妹的胳膊:“你呀,就是见不得人好。当初黄玲说要上夜校,你还说‘女工读那么多书没用’,现在人升上去了,你又酸溜溜的。”

张阿妹脸一红,梗着脖子:“我就是随口一说……”

“随口说也得凭良心,”刚买菜回来的张阿婆放下篮子,“黄玲去年冬天冒着雪去上课,鞋都湿透了,第二天照样上班。宋莹也是,为了把账记好,对着往年的台账琢磨到半夜,这都是我亲眼见的。”

正说着,黄玲提着帆布包过来,听见这话笑着摆手:“阿婆快别说了,都是厂里给机会。”

张阿妹见状,嘟囔着“我还有事”就要走,被刘嫂叫住:“哎,阿妹,你这么厉害,下回我们厂里招技术员,你也来棉纺厂试试呗?黄玲说夜校还招人呢,我都打算让我家丫头去报名。”

张阿妹脚步一顿,没回头,匆匆进了楼。

周围的人都笑起来,王婶拍着黄玲的手:“别理她,咱走咱的道。晚上来我家,我蒸了馒头,咱庆祝庆祝!”

和大家闲聊了几句后,黄玲拉着宋莹去了李一鸣家。

她接过李一鸣递来的一卷花布,展开一看,上面印着细碎的蓝白小花,忍不住笑:“这布真好看,做几件衬衫正合适。”

宋莹手里的那卷是浅粉格子,摸着软乎乎的:“一鸣有心了,知道咱俩刚换了办公室,正缺件像样的衣裳。”

李一鸣挠挠头:“我妈说这是上海新出的样子,你们穿着上班精神。快拿着吧,天要黑了。”

俩人将钱票给李一鸣后,拎着布往巷口走,黄玲把布往胳膊上搭了搭:“你看这针脚,多细密,比供销社卖的结实。”

宋莹笑着点头:“回头让你妈给咱裁,她的手艺好,上次给筱婷做的小裙子,街坊都问在哪买的。”

“成,”黄玲脚步轻快,“让她先给你做,你那格子布显年轻。”

俩人说说笑笑刚出巷口,就撞见蹲在墙根择菜的王婶。

王婶抬眼一看,首起身子:“哟,这布真俊!穿出去谁知道你们以前是挡车的?”

旁边剥豆子的赵婶也凑过来:“可不是嘛,你俩现在走在厂里,腰杆都比以前首。昨儿我家老周还说,以后得让我家丫头跟你俩学,多读书准没错。”

黄玲笑着摆手:“婶子们快别夸了,我们就是运气好。”

宋莹拎着布晃了晃:“等做好了衣裳,穿给你们看。”

看着她俩并肩走远,背影轻快得像阵风,王婶叹口气:“瞧瞧人家,嫁得好不说,自己还能干又肯学,哪像咱,年轻时候就知道守着机器转。”

赵婶把豆子装进筐里:“现在学也不晚。刚才听黄玲说,夜校下个月招新生,我打算去报个扫盲班,至少以后能给孩子签家长意见。”

“我也去问问,”王婶拍掉手上的菜叶子,“就算当不了主任,能认全自己名字也强啊。”

墙根下的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黄玲和宋莹的事,眼里的羡慕明晃晃的,像头顶亮起来的路灯。

傍晚的黄家院里,菜香飘得老远。

庄超英在灶台前颠勺,油锅里的鱼“滋啦”响,黄母在旁边摆碗筷:“武峰,快坐,别站着。”

林武峰把手里的网兜往桌上放:“婶,这是我托人从乡下带的新米,熬粥香。”

黄父从里屋拿出两个红布包,递给黄玲和宋莹:“阿玲,你和小宋升职,我跟你妈也没啥好送的。这是两副新鞋垫,你妈纳了半个月,软和,上班穿舒服。”

黄玲翻开布包,见鞋垫上绣着“平安”二字,赶紧塞给宋莹一副:“你试试,我妈纳的比买的强十倍。”

正说着,庄超英端着最后一盘炒青菜出来,手里还拎着两个纸包:“宋莹,这是给你和武峰的。”

他打开一个,里面是两本厚厚的账本,“我托学校会计找的,说记家用账特别清楚,你在财务上也用得上。”

宋莹眼睛一亮:“这可比啥都实用!庄老师,那我就不客气了。”

她从包里掏出个铁盒子,“玲姐,这是我攒的几样办公用品,你看——带格的笔记本,记账清楚;还有这杆钢笔,我试过,写起来不刮纸。”

黄玲接过来,笔尖在纸上划了划,笑着说:“正好办公室缺这个,太谢谢你了。”

图南突然举着支铅笔跑过来:“宋阿姨,我这个给你!老师说这铅笔写字最黑,你算账肯定好用。”

林武峰摸着图南的肩膀笑:“图南,你比你爸还会来事。”

黄母端上一大盆米饭:“快吃吧,菜要凉了。超英买的鱼,宋莹带的酱菜,咱今儿个吃顿热热闹闹的!”

饭桌上,庄超英给黄玲夹了块鱼:“以后在工作上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我们一起探讨。”

黄玲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身边笑着的人,开心地点了点头。

当初听超英的没错,夜校果然读对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