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恭敬说道:“父皇,你可知何为断句?”李世民一愣,断句?随即说道:“怎么?太子读书遇到困难了?正好,孔师也在,有不懂得问孔师便好?”
孔颖达见状抚须说道:“殿下有问,臣定当知无不言。”
李承乾连忙说道:“父皇,孔师,非是儿臣不懂断句,只是内弟发现我大唐书籍通篇连在一起,不容易阅读,且容易造成误解,所以儿臣这才前来求见?”
李世民纳闷问道:“自古不都是如此?太子不必介怀。”
李承乾见状只能拿出苏砚刚才和自己演示的两句话,递给内侍,转交给李世民,“父皇,这是苏砚和儿臣刚才在东宫所写,每次断句皆是不同含义,儿臣觉得,如果卷宗出现一句两意,那些官员又该以哪种断句作为标准呢?”
李世民看着纸上的内容,不由得皱起眉头,真有一句两意的句子!只不过他想的是,朝廷下发的政策里包含一句两意,会不会被有心之人按照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式去解读。
孔颖达好奇的盯着李世民,自己也想看看纸上到底写了什么,抱拳说道:“陛下,可否让老臣一观?”
李世民闻言便把纸张递了过去,孔颖达看到纸上的内容,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不以为意,“陛下,虽然有些句子存在一句两意,但毕竟是少数,造不成多大影响,陛下不必放在心上。”,随即看向苏砚,眼神充满了鄙视,“苏砚此子,玩物丧志、游手好闲,书读的自然不多,不会断句也不足为奇。”
李承乾听到立马皱起了眉,但此刻身在太极殿,他也不好发挥。但苏砚可忍不了,立马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外臣斗胆和孔大人辩上一辩。”
李世民看着面带不忿的苏砚,也起了兴趣,便摆了摆手,“有话就说吧,朕也好奇你能怎么辩过孔师。”
得到李世民的同意,苏砚上前两步,对着李颖达抱拳说道:“孔大人知识渊博,不如替小子断了句如何?”
孔颖达看也不看苏砚,“哼”了一声,“出题吧。”
苏砚闻言便向内侍要来一张纸,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随即便在纸上写道:今借张三白银千两。写完后便递给孔颖达,问道:“劳烦孔大人断句吧。”
孔颖达接过后扫了一眼,讥笑道:“这有何难。”便拿起笔在纸上写道:今借张三//白银千两。意思是借给张三一千两银子。写完后随手便递给苏砚,“如此简单的题,莫要丢人现眼了。”
苏砚看到纸上内容,一副不出所料的神情,眼含深意的笑着问道:“孔大人还有别的断句吗?”
孔颖达愣了一下,心想,难道还有别的意思?略微思索,摇了摇头。
苏砚见孔颖达摇头,脸上的笑意更浓,“小子还有别的想法,孔大人请看。”说罢便在纸上写道:今借//张三白银千两、意思是向张三借了一千两银子。
孔颖达狐疑的接过纸张,看到上面苏砚的断句,顿时一惊,诧异的看着苏砚,随即脸色一暗,朝着李世民行礼道:“陛下,老臣输了。”
李世民好奇的看着这二人,纸上究竟写了什么东西,竟然让孔师认输?等内侍把纸拿上来,李世民看完后便觉得自己所想没错。思索片刻,沉声问道:“苏砚,既然你发现了问题,可有解决方法?”
苏砚心有成竹的躬身行礼,“外臣己有想法,只需要加一些标点符号便可?”
李世民一愣,看向孔颖达,询问道:“孔师可曾听说何为标点符号?”
“老臣不曾听闻。”说着看着苏砚问道:“何为标点符号?”
苏砚笑了笑,心想,自己正儿八经的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知识可不是白学的,今天就给你们科普一下,“标点符号就是利用一些符号对句子进行断句,辅助文字表达的符号。”说着便又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一些符号,。!?并且标注了所代表的意思。
李世民看完后大感震惊,惊讶地看着苏砚,没想到这小子除了诗词过人,竟然还有这等巧思。“孔师你也看看。”说着便让内侍递给孔颖达。
孔颖达看着纸上奇怪的符号以及代表的意思,也是很受震惊,看着苏砚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这还是那个带同窗逛教坊司的苏砚吗?
苏砚见此情景,立马提示李承乾,在他耳边悄声说道:“姐夫,该你出马了。”
李承乾隐晦的点了下头,虽然在东宫苏砚没有和自己提起标点符号,但也不影响此前的商议,随即上前两步,恭敬地说道:“父皇,我华夏文字含义颇多,而我大唐对于断句又无定法,所以往往断句不对便会失其本意,既然标点符号有用,何不重著《西书五经》以免有人误解先贤,且推广到全国,造福百姓?”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良久后沉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孔师就重著《西书五经》,太子和苏砚辅助。至于推广标点符号,回去太子写个折子呈上来,朕和大臣们商议一番再行决定。”
孔颖达闻言皱眉问道:“《西书五经》存在己有千年,每字每句皆有定论,还有重新修著的必要吗?”
苏砚无奈,只好再次说道:“不知孔大人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苏砚绝对想不到,自己一句话竟然令孔颖达脸色惨白,嘴中喃喃自语,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孔颖达也从来没想到自家先祖一句话竟然有这么多的含义,一个苏砚就能把一句话说成三个意思,如果是其他人,会不会有更多的理解,会不会有人误解自己先祖的理解。自己是不是可以靠着修著《西书五经》而千古留名?想到这,孔颖达立马激动地朝着李世民一拜,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陛下,臣领旨,一定早日完成《西书五经》的修著。”说完还感激的看了苏砚一眼,第一次对苏砚有了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