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银锁真相
入秋的风裹着焦土的气息掠过陈家老宅废墟时,陈屿正蹲在瓦砾堆里翻找。他的粗布短衣早己磨得褴褛,后颈新添的烧伤在凉意中隐隐作痛,可目光却固执地在灰烬中逡巡——自从苏晚被苏家接走,这处废墟便成了他寻找答案的最后希望。
"阿屿哥!"远处传来茶农的呼喊,"赵家的人又来抢茶园了!"陈屿攥紧手中生锈的茶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自从那场大火后,赵家绸缎庄便以"清理无主产业"为由,不断蚕食陈家的茶园。他咬了咬牙,将茶刀别回腰间:"再等片刻!"
瓦砾下的硬物硌得掌心生疼。陈屿扒开半块烧黑的青砖,露出一截泛着银光的链子。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其抽出——那是一把古朴的长命锁,锁身刻着的"长命百岁"西字虽己模糊,背面"陈水生之子"的字样却清晰可辨。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陈屿想起父亲临终前死死攥着他的手,浑浊的眼中满是未说出口的话;想起林姨每次望向他背部胎记时,欲言又止的神情;更想起昨夜苏晚偷偷溜出苏府,塞给他的那封密信——信中提到赵家与苏家二十年的恩怨,还有父亲生前作为苏府护院的往事。
"陈水生..."陈屿低声呢喃,这个名字在他记忆里既熟悉又陌生。父亲从未提过自己的本名,只说"平安长大就好"。此刻着银锁上斑驳的刻痕,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发烧,父亲背着他冒雨求医,粗粝的手掌总是紧紧护着他的后脑勺。
脚步声由远及近,苏晚提着裙摆跑过碎石堆。她的绣鞋沾满泥浆,月白色的披帛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我听说赵家的人又来了..."话音戛然而止,她的目光落在陈屿手中的银锁上,"这是..."
"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陈屿将银锁递过去,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晚晚,你说我爹...是不是早就知道我的身世?"他扯开衣领,露出暗红色的渔网状胎记,在夕阳下狰狞可怖,"还有这个胎记,会不会和二十年前的事有关?"
苏晚的手指轻轻抚过锁上的刻字,想起在苏家书房看到的旧账本——上面记载着二十年前,苏府护院陈水生为保护怀有身孕的主母,与刺客搏斗后失踪。她的心跳骤然加快:"阿屿哥,我爹书房里有本旧日记,或许能找到线索!"
暮色渐浓时,两人悄悄潜入苏家老宅。苏晚熟门熟路地领着陈屿穿过月洞门,避开巡夜的家丁。书房里,檀木书架上摆满古籍,苏晚翻出那本泛黄的日记,快速翻阅间,一行字迹让她呼吸停滞:"水生拼死护主,背部被刺客的渔网状毒器所伤,下落不明..."
陈屿接过日记的手剧烈颤抖。他终于明白为何父亲总对他的胎记讳莫如深,为何林姨在看到他背部时会突然红了眼眶。原来从出生起,他便带着父辈的血仇,而那场大火,或许不仅是针对苏晚,更是要抹去所有知情者的痕迹。
"阿屿哥,你看这个!"苏晚突然从抽屉里取出张泛黄的契约,"二十年前,赵家绸缎庄曾与叛党勾结,妄图谋夺苏家产业。我爹追查此事时,陈叔..."她的声音哽咽,"陈叔就是因此被追杀。"
窗外突然传来脚步声,两人慌忙藏起证物。陈屿将银锁贴身收好,月光下,他的眼神坚定如铁:"晚晚,我们不能再等了。赵家既然敢纵火,就不会放过我们。"他握紧苏晚的手,"我要让他们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苏晚望着他决绝的侧脸,想起龙井山的茶园,想起林姨慈祥的笑容。她轻轻点头,从袖中掏出父亲的玉佩:"明日中秋,赵家会举办绸缎展销会。我们混进去,找到他们通敌的证据。"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交叠的手上,银锁与玉佩在暗处泛着微光。陈屿突然想起幼时与苏晚在茶园追逐的时光,那时的他们以为,生活不过是采茶、斗蛐蛐、看西湖的日落。而如今,命运的齿轮早己转动,带着他们走向充满血雨腥风的真相之路。
当更夫敲过二更,陈屿翻出苏家高墙时,怀中的银锁硌得胸口生疼。他望着天上的圆月,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险,他都要为父亲、为林姨讨回公道,更要守护好苏晚——这个与他命运交织的女孩,早己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存在。而那把刻着"陈水生之子"的银锁,终将在复仇的路上,见证所有被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