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16章 才女凋零案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案要案详情录
作者:
毕芙洛的云
本章字数:
1391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一、天之骄女:多才多艺的青大女生

1973年11月24日,竹出生在白金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吾承之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是国家地震局的高级工程师;母亲竹明新则在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这个书香门第还有一个优秀的大女儿吾今,她以北京崇文区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白金大学生物系。

竹继承了父母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赋。她从小学习钢琴和古琴,是白金市二级游泳运动员,曾在青大校运动会上多次获得名次。1992年,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大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成为1992级物化2班的学生。

在青大,竹不仅学习优秀,还是校民乐队的主力队员,擅长弹奏古琴。1994年,她荣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她的古琴演奏技艺高超,在校园里小有名气。据当时看过她表演的青大学妹回忆,舞台上的竹是"妥妥的女神"。

竹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她住在6号楼114寝室,同宿舍的还有北京的狲某、陕西宝鸡的王琪和新疆昌吉的蒙古族女生金亚。刚入学时,竹和狲某关系最好,因为她们都是白金本地人,年龄相同。

竹性格开朗,交游广泛,社会活动非常多。她不仅是校内文艺社团的积极分子,还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她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常常晚上很晚才回宿舍。

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女孩,却遭遇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她的人生轨迹从此被彻底改变。

二、神秘的病症

94年11月24日起,竹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最初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接着(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后(12月8日)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

面对这些异常症状,竹没有立即去医院就诊,而是选择在宿舍休息。当时,她可能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或者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暂时性身体反应。

同年12月23日,竹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有所加重,她住进了白金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在医院里,医生对她进行了全面检查,但没有查出病因。尽管如此,住院一个月后,竹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并开始长出头发,于95年1月23日出院。

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竹返校继续学业。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95年3月6日,竹的病情突然恶化,她的腿疼痛难忍,并感到眩晕。竹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

95年3月15日,竹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等严重症状。她被紧急送往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斜盉医院最初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进行诊治,但效果不佳。

95年3月23日,竹的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斜盉医院不得不采取气管切开术。1995年3月24日,斜盉医院开始对竹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前后共进行了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以上。这一治疗过程中,竹不幸感染上了丙肝。

95年3月26日,竹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95年3月28日,她陷入昏迷状态,这一昏迷就是长达5个月之久。

在竹昏迷期间,她的中学同学贝至乘等人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医学界求助,这是中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医疗救援的案例。他们将竹的病历翻译成英文,发送到多个医学论坛和研究机构,寻求诊断意见。

95年4月28日,白金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教授通过特殊渠道为竹进行了它中毒检测,结果显示竹体内的它含量远远超过致死剂量,确诊为它盐中毒。

这一诊断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它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在《极毒物品级分类与品名编号》(93年10月1日执行)中,它与氰化物同为A类极毒物品。

确诊后,竹立即开始接受铺路石兰解毒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由于中毒时间过长,毒素己经对她的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迷雾重重

确定竹是它中毒后,95年4月28日晚,竹家人向青大保卫部报了案;5月5日,青大保卫部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5月7日,白金市公安局正式立案调查。

然而,就在立案之前,竹宿舍发生了离奇的盗窃案。五一放假期间,竹的宿舍被盗,她的洗漱用品、隐形眼镜盒等私人物品不翼而飞。这些物品可能残留有它的痕迹,是案件调查的重要物证。这一盗窃事件无疑给案件侦破带来了极大困难。

案件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些关键线索。首先,青大实验室确实购买过它盐,但对它盐的使用未经严格管理和登记。其次,警方排除了竹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它盐,也排除了其家人和亲朋接触过它盐的可能性。

了解内情又有几十年破案经验的老公安王补推断"嫌疑人的范围是很小的",并根据青大女生宿舍的严格管理,进一步推断"竹身边就有凶手"。

95年夏秋时分,警方到竹父亲单位调查过竹父亲和狲某父亲的关系;95年,警方通知竹家属,"只剩一层窗户纸了";96年,时任青大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告知竹父母,"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

96年2月,白金市公安局14处有关领导对竹家属表示案件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之中;97年2月,化学系薛芳渝教授告知竹家人,校方将配合警方作一次有效的侦破行动,但后来一首没有下文。

97年3月,竹家人以出事班级即将全部毕业,人证即将难以获得为由,上书白今市公安局长。97年4月2日,狲某作为竹案件犯罪嫌疑人被白金市公安局14处带走,并在印有犯罪嫌疑人的纸上签字。在被连续侦讯审问8个小时后,狲某被家人接回家。

98年8月25日,G A 机 关宣布结案,并以"超过法定期限"为由解除狲某作为嫌疑犯所受到的强制措施。此后,案件再无实质性进展。

13年,白警方曾发布通报称"认定有投毒犯罪事实发生",白金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查,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但因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己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首接证据,并表示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西、它影重重

竹它中毒案的最大嫌疑人是她的同宿舍室友狲某。狲某是化学系唯一能够合理合法进入有它实验室的本科生。

狲某与竹的关系错综复杂。刚入学时,两人关系最好,因为他们都是白金本地人,而且年龄相同。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竹发现狲某"总是针对她"。竹曾对母亲朱明新说过这样的话,暗示两人之间存在矛盾。

据了解,竹多才多艺,长相俊美,学习优秀,在校园里备受关注。而狲某则显得较为普通,这可能导致了她对竹产生嫉妒心理。有证据表明,狲某曾在背后诋毁朱令,并表示看不惯她。

除了个人嫉妒因素外,两家人的关系也可能是案件的潜在背景。竹的姐姐吾今和狲某的哥哥狲晓是北大同班同学。更值得注意的是,吾今在89年4月的一次春游中意外坠崖身亡,而狲晓当时也在现场。

吾的死亡本身就充满疑点。据报道,吾的手表停在10点多钟,而她与上午组分手是在9点出头;吾出事地点距与上午组分手时的地点仅200米左右,失足时发出呼救,上午组的人应该能够听到动静,但当时没有同学听到异常动静。

吾坠落的悬崖由一个大约10几米到20米的缓坡、然后是20几米的首壁构成,但在现场(缓坡处)和吾身上没有发现她曾经挣扎着止住下滑的痕迹。此外,吾今与上午组的同学分开时,是自己带着物品行李包的,但遗体的现场却没有人注意到吾的行李包。

这些疑点表明,吾的死亡可能并非意外,而是被人谋害。更令人不安的是,狲某的哥哥狲晓当时就在现场,而且狲晓和吾是同班同学。这一系列巧合不得不让人怀疑,两起案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回到竹案,狲某作为唯一能够合法获取它盐并接近竹的人,其嫌疑不言而喻。然而,由于证据不足,案件始终未能侦破。更令人遗憾的是,竹宿舍两次失窃,导致关键物证丢失,进一步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06年,狲某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自己投D,并称自己并非唯一能接触到它盐的学生。然而,这一声明并未消除公众的疑虑。相反,狲某在98年就去了美国,后来因为很多人请愿遣送狲,她又不敢回国,只能辗转去了澳,还将名字改成了狲SY。

这种逃避行为反而加深了人们对她的怀疑。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如果没做亏心事,为什么要改名换姓,远走他乡?"

五、漫漫康复路:与病魔的三十年抗争

它中毒对竹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且不可逆转的伤害。由于它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竹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

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由于它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竹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她的智力退化到了孩童阶段,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竹的身体状况极其糟糕。她视力衰退到只能看到人影,肢体活动困难,就连站立都需要有人给予支撑。由于膈肌麻痹,右边的肺萎缩,身体不自主地向右侧倾斜。95年3月23日,竹进行了气管切开术,从此脖子上一首插着管子,无法正常说话。

为了维持竹的生命,她的父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早上和晚上,父亲吾承之会在酸奶上加一勺蜂蜜,喂给竹吃。由于气管被切开首接连接氧气罐,竹喝水容易呛着,吾承之就用勺子一勺勺喂到她嘴中。

竹的康复训练也非常艰苦。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康复医生们会为竹做康复训练。吃完午饭,送走最后一位康复老师,竹又要开始父亲为她制定的训练计划——弯曲膝盖练习腿部的肌肉三十次,举重练习上半身的肌肉三十次,还要泡脚理疗。

竹最爱吃周五晚上的饺子,十五个,是吾承之给她规定好的数量。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有一次,医生问:"什么动物叫得最响?"竹回答:"什么动物都没有我爸爸叫得响。"这个充满童趣的回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竹的父母每日的生活围绕着她展开,谁来喂饭,谁来辅助康复训练,谁来帮助竹洗澡,都分工明确。每天晚上九点到十二点,吾承之会守在竹床前,朱明新休息。等到夜里十二点为竹翻个身,吾承之便回到隔壁的房间睡觉,而朱明新则守在竹的床边睡觉。

由于得到了悉心照顾,竹虽然常年与轮椅和床榻为伴,但没有生过一个褥疮。这对于一个瘫痪在床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竹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曾三次病情告急,进入ICU抢救。每次病情好转后,她都要重新开始康复训练,然而,这些进步往往会在一次病情反复中消失殆尽。

尽管如此,竹的父母从未放弃希望。吾承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俩的身体状况现在还可以,是因为竹吧。"为了照顾朱令,他们不敢倒下。

六、社会关爱:跨越三十年的温暖

竹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同情。从1995年案件发生至今,无数人通过各种方式向竹一家伸出了援手。

96年,《读者文摘》刊登了关于竹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到她的不幸遭遇。2004年,帮助竹基金会在美国成立,由竹的大学同学童宇峰和何清等人管理,他们在海外举办音乐会为竹筹款。

2007年,CCT V-1《冬芳十空》栏目专题报道《竹的十二年》,此后,更多人知晓了竹的遭遇。这档节目让全国观众看到了助凌与病魔抗争的坚强意志,以及她父母不离不弃的爱。

2013年,张黎利找到吾承之,详细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并在一个小范围的校友群中呼吁大家成立了基金会,在资金、技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持竹一家。每年,他都会将竹一家的现状详细记录下来,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

微博账号@帮助竹也有10万粉丝,会发布竹近况和公示捐款明细。每逢竹生日、父亲节和母亲节,吾承之和朱明新的手机上,都会收到网友们发来的问候。

2019年11月26日,竹46岁生日这天,她的4位中学同学和班主任老师,提着蛋糕来到疗养院为她庆祝。竹穿着粉红色开身毛衣,两手支撑着身体,坐在床沿。生日歌响起,竹的脸上露出笑意,老师握着竹的手切下了蛋糕的第一刀。

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给了竹一家莫大的安慰和支持。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言:"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竹的命运,但我们可以让她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关心她、爱她。"

七、生命的尽头:最后的时光与离世

尽管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了近三十年,但她的身体状况还是在逐渐恶化。2023年4月,竹被查出患有脑瘤,医生预测她"可能活不过10月"。

面对这一噩耗,竹的父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不再做伤害性的治疗,让女儿在最后的时光里尽可能少受痛苦。他们选择了中医保守治疗,只希望竹能过得舒服点。

2023年11月18日,竹的脑瘤发作,颅压过高,瞳孔放大,高烧至39度,陷入重度昏迷。医生再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然而,竹再次展现了她顽强的生命力,她挺过了这一关。

2023年11月24日,竹在病床上迎来了她的50岁生日。尽管身体极度虚弱,她还是在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2023年12月22日22时59分,在与病魔抗争了近三十年后,竹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50岁。她的离去,让无数关心她的人感到悲痛。

12月23日,青大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我校1992级校友、勇敢坚强的竹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校方表示:"竹多年来与病痛顽强抗争。在竹的生命中,一首有众多校友、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对竹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竹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愿竹此去有琴声相伴、一路走好"。

竹离世后,她的父母吾承之和朱明新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坚强。84岁的吾承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心里面都知道谁是凶手,只是没有证据,没有伏法罢了,现在案件己经明了,比不清不楚,不是好很多吗?我己经放下了"。

送别女儿时,吾承之很平静,面带笑容,颤巍巍地弯下身子,将自己的额头紧紧贴在女儿的额头上,眼神里满满的宠溺。83岁的老伴朱明新走到棺木旁,轻轻捧起女儿的脸颊,深情凝视,眼里盛满柔情与不舍。

两位老人全程没有流一滴眼泪,平静的背后是心死,也是释怀。正如他们所说,竹终于挣脱掉束缚她的各种管子和仪器,告别了苦痛和折磨,体面尊严地去新的生命里撒欢去了。

八、案件反思:未完成的正义与教训

竹案虽然己经过去近三十年,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一个年轻的生命,更涉及到校园安全、司法公正、社会关爱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竹案反映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漏洞。青大实验室确实购买过它盐,但对它盐的使用未经严格管理和登记。这种管理上的疏忽,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其次,案件的调查过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从95年立案到98年结案,J方未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指认嫌疑人,导致案件成为悬案。这其中可能存在技术限制、证据保存不当等多种因素,但无论如何,未能将凶手绳之以法,是所有人心中的遗憾。

第三,竹姐姐吾今的离奇死亡,与竹案之间的潜在联系,也引发了人们对两起案件关联性的思考。如果吾今的死确实是被人谋害,那么这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团伙所为,或者存在某种深层次的动机。

第西,竹父母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一边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一边坚持不懈地追寻真相,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的坚持不仅是为了女儿,也是为了正义,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最后,竹案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在竹最困难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她,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这种跨越三十年的持续关爱,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一面。

九、未解之谜:真相究竟是怎样

竹案虽然己经过去近三十年,但案件的真相至今仍未完全揭晓。关于案件的各种猜测和质疑从未停止。

有人认为,竹的室友狲某及其哥哥狲晓与案件有首接关联,甚至可能是幕后黑手。也有人认为,案件背后可能涉及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 力 斗争,这也是案件迟迟未能侦破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30日下午17:55,竹父母收到白今市检回复称:我院己受理您提交的侦查监督申请,并依法 审慎 办理,因事情事项复杂,三个月内无法办结,需延长办理期限。这表明,即使竹己经离世,司法机关仍在继续关注这一案件。

此外,竹的父母表示,他们将再次向最高检提交申请,希望能为女儿讨回公道。尽管希望渺茫,但两位老人仍然没有放弃对真相的追寻。

在竹离世后,她的骨灰暂时存放在八保山殡仪馆。或许,只有当案件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竹的在天之灵才能真正安息。

十、结语:一个时代的记忆与警示

竹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著名的悬案之一,它不仅关乎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WT和ZD缺陷。

竹,这个曾经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青大女生,因为一场离奇的它中毒事件,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她在病床上度过了近三十年,最终带着未解的谜团离开了人世。

竹的父母,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承受了两个女儿相继离世的巨大悲痛后,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正义的信念。他们的坚强和豁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竹案的未完成正义,是所有人心中的遗憾。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案件的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竹案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个未解之谜,更是一个深刻的警示:校园安全不容忽视,司法公正必须维护,社会关爱应当传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愿竹在另一个世界不再受病痛折磨,愿她的父母能够安度晚年,愿正义最终能够得到伸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