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家乡,人人有责。
---
深夜的城市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只余下霓虹在窗外无声流淌。葛培的工作室兼录音棚里,却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调音台屏幕泛着幽蓝的光,复杂的音轨如同交错的神经,延伸向黑暗的角落。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纸张油墨的味道。葛培坐在高脚椅上,眉头紧锁,指尖烦躁地拨过吉他琴弦,发出一串不成调的噪音。他面前摊开的乐谱上,有一段被反复圈出、打了无数问号,那是一段至关重要的间奏,需要注入一种独特而强烈的灵魂,一种能瞬间将听众从都市的迷离拉向广袤天地的力量。他尝试过合成器的空灵音色,试过弦乐的悲怆,甚至加入了一些电子元素,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浮于表面,无法触及内心渴望表达的那种辽阔中带着苍茫、苍茫里又蕴含生机的复杂乡愁。
烦躁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他摘下监听耳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准备关掉设备去冲杯浓咖啡。
就在这时,工作台上手机的屏幕骤然亮起,伴随着熟悉的、带着点慵懒旋律的视频通话请求铃声。屏幕上跳动的,是那只眯着眼睛打盹的卡通猫咪头像。
葛培紧绷的神经像是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拂过,瞬间松弛了几分。他接通视频。
屏幕亮起,迪丽热巴的脸庞出现在镜头里。她显然刚收工不久,还带着剧组妆发的残影,长发随意地挽着,几缕发丝垂落在光洁的额前。卸去了舞台上的明艳,此刻的她穿着舒适的纯棉家居服,裹着一条厚厚的毛绒毯子,蜷缩在酒店房间的沙发里。背景是酒店房间暖黄的灯光和窗外模糊的城市夜景。她的脸上带着明显的倦意,眼下的淡淡青色在镜头下清晰可见,但那双眼睛在看到他时,还是亮起了温暖的光。
还在跟你的音符打架呢? 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刚睡醒般的沙哑和软糯,像羽毛轻轻搔刮着耳膜。
葛培将手机架在谱架上,调整了一下角度,让她能看到凌乱的乐谱和他手边的吉他。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少见的挫败:嗯,卡住了。中间那段,怎么也找不到想要的感觉。需要点…不一样的东西,民族一点的,空灵又厚重的,最好还有点…乡愁的底色。 他描述得有些抽象。
热巴安静地听着,裹紧了身上的毯子,只露出半张小脸。她歪着头,似乎在认真思考。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几秒钟后,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倏地亮了一下:
民族一点的…空灵厚重…乡愁… 她喃喃地重复着葛培的关键词,然后抬起头,看着屏幕里的他,对了!今天我们在山里拍戏,取景地附近有个很老的小村子。收工的时候,我好像听到远处山坡上,有老人在唱山歌。
她的声音放轻了些,带着回忆的意味:调子很高,很飘,像能钻到云里去,但又很稳,像扎根在石头缝里的老树根。风一吹过来,那歌声好像能跟着风跑很远很远… 她努力回想着,尝试着描述那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葛培的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定屏幕里的她。
嗯…我记得一点点调子,大概是这样的… 热巴清了清嗓子,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然后,轻轻地哼唱起来。
没有歌词,只有一段悠扬的、带着独特拐弯的旋律,从她柔软的唇间流淌而出。那调子确实很高,起调就带着一种首冲天际的穿透力,婉转处如同山涧溪流曲折跌宕,尾音又带着一种奇特的、仿佛被风吹散的颤音,余韵悠长。虽然只是短短几小节,而且热巴的哼唱带着点模仿的生涩,但那份独特的韵味,高亢、自由、带着山野的粗粝和时光沉淀的苍凉感,却瞬间抓住了葛培的心!
他的眼睛骤然爆发出明亮的光彩,像是暗夜中点燃的火炬!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这是…黔西北的飞歌!毕节那边的!你…你居然能模仿出几分味道来!”
他太熟悉了!这就是他童年记忆里,爷爷坐在家门口石阶上,对着莽莽群山哼唱的那种调子!是刻在他血脉里的声音!是毕节那片雄奇山水孕育出的灵魂之音!
热巴被他激动的反应弄得有些脸红,停止了哼唱,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是吗?原来是叫飞歌啊?我听着就觉得…特别有感觉。像能把人的心一下子拽到很高很高的地方,看到很远很远,但又有点…说不清的,想家的感觉? 她不太确定地描述着自己的感受,试探地问,是不是…有点适合你歌里想要的那种辽阔又带点乡愁的味道?
不是有点适合! 葛培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一把抓过旁边的吉他,是太适合了!就是这个感觉! 灵感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
他不再犹豫,修长的手指猛地扫过琴弦!不再是之前的烦躁试探,而是充满了力量和方向感!他用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手法,以干净利落的分解和弦作为基底,节奏沉稳有力,如同大地的脉搏。然后,他指尖拨弦的力道和方式骤然一变,模仿着热巴刚才哼唱出的飞歌旋律线,加入了滑音、推弦的技巧,让吉他音色带上了一种类似民族弦乐器的悠扬和空灵!
再来一次!你刚才哼的那段! 葛培一边快速地在琴弦上编织着旋律,一边对着手机屏幕急切地说。
热巴看着他瞬间被点燃的创作热情,也被感染了。她裹着毯子坐首了些,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再次轻轻地哼唱起那段记忆中的飞歌旋律。这一次,她哼得更投入了一些,虽然依旧不是原汁原味,但那份空灵和悠远的意境,透过电波,清晰地传递了过来。
隔着屏幕,隔着遥远的距离。
吉他清越而带着现代律动的伴奏,与她带着几分生涩却韵味独特的哼唱,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古老的、来自黔贵高原大山深处的飞歌调子,被现代的音乐语言解构、融合、重新诠释。
一种前所未有的、既熟悉又陌生、既辽阔又缠绵、既苍茫又充满生机的旋律,在深夜的录音棚里流淌开来。
葛培完全沉浸其中,手指在琴弦上飞舞,眼神专注得发亮。热巴也闭着眼,感受着旋律在两人之间奇妙的共振,仿佛那歌声真的能穿透屏幕,连接起两个不同的时空。
一遍,又一遍。旋律在吉他的伴奏下逐渐、成型。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那头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葛培停下拨弦,看向屏幕。只见热巴的头一点一点,眼睛己经困得几乎睁不开了,长长的睫毛像小扇子一样覆下来,裹在毯子里的身体也慢慢歪倒下去,嘴里还无意识地、含糊地嘟囔着:
灵感小偷,葛培,版权费,记…记星区账上,要翻倍…
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只剩下均匀而绵长的呼吸声。她抱着手机,在温暖的酒店沙发上,沉沉地睡着了。屏幕的光映着她恬静的睡颜,带着孩子般的毫无防备。
葛培的心,瞬间柔软得一塌糊涂。所有的烦躁和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温暖和难以言喻的感激。他凑近手机屏幕,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如同怕惊扰了最珍贵的梦境:
嗯,记星区账上,翻倍。 他低声应允,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睡吧。等带你看银河的时候,再给你唱完整的。
屏幕那头没有回应,只有安稳的呼吸声。
葛培轻轻挂断了视频通话。录音棚里重新陷入安静,只有方才灵感迸发时随手录下的吉他旋律片段还在耳机里低低回旋。他重新戴上监听耳机,指尖落在吉他冰冷的琴弦上,刚才热巴哼唱的那段毕节飞歌的调子,如同有了生命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与他心中酝酿己久的旋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再是生硬的拼凑,而是血脉相连的共鸣。
他拿起笔,在乐谱上那段被反复圈出的空白处,飞快而流畅地写下新的音符。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来自故乡山野的风,吹散了所有的迷惘,只留下清晰动人的旋律线,在寂静的深夜里,熠熠生辉。那融合了黔西北飞歌灵魂的间奏,终于找到了它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