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桶金是敲门砖,敲开了才知道里头有啥
巷口卖煎饼的老王,早年推着三轮车起早贪黑,攒下第一桶金后盘下门店,现在开了三家分店。他常说:"头回赚到钱不是靠本金,是靠摸清了上班族爱吃脆煎饼的门道。" 就像我同学阿亮,大学摆地摊卖袜子赚到两万块,后来做电商轻车熟路,现在年入百万。第一桶金不是数字,是你踩出来的路 —— 知道哪儿有坑、哪儿有客、怎么把货变成钱。没这经验,就算给你十万创业,也是瞎子摸象,早晚赔光。就像老槐树抽新芽,头茬芽挺过春寒,后面的枝桠才长得旺。
二、道德是自家的秤,别拿去称别人
小区的张婶最爱说 "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可她自己把老母亲扔在养老院,却要求邻居小李 "每周回家看父母"。道德这玩意儿,揣兜里是尺子,拿出来就成了鞭子 —— 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行,甭举着鞭子满街抽。就像单位的陈主任,天天讲 "廉洁奉公",自己却把侄子塞进采购部,这种人嘴里的道德,不过是给自己贴的金箔。记住了,真讲道德的人闷头做事,拿道德说事的人,十有八九藏着私心。
三、穷家的娃要硬气,别让父母掺和你的路
我表弟从大山出来,他娘三天两头打电话:"你弟盖房差三万,当哥的得帮衬",结果他创业失败三次。后来他咬咬牙不接老家电话,专心搞物流,现在成了小老板。穷父母的恩情像根绳,捆住你的时候总说 "为你好",其实是把你当提款机。你可以寄钱,但别让他们插手你的决定 —— 就像老辈人说的 "屋檐下的树苗长不高",想成棵大树,得离老屋檐远点。
西、借钱如泼水,泼出去就别想收回来
同事小李找我借两千块,说 "周转三天",结果三个月没提还钱。后来发现他用借钱 APP 欠了一屁股债,专门挑熟人下手。现在我学精了,有人借钱就说:"我花呗还没还呢,要不你先用借呗?" 这年头,借钱工具比米缸还多,还开口找你的,心里早没打算还。他好意思张嘴,你就好意思拒绝 —— 就像菜市场的烂菜叶,你不捡,自然有人捡,别当冤大头。
五、乡村投资别单干,得拉着地头蛇入伙
表舅前年去老家投资农家乐,没找村里的 "百事通" 王大爷,结果土地审批卡了半年,村民三天两头闹事。后来他拉王大爷入股,审批一路绿灯,闹事的也消停了。乡村的水比老槐树的根还深,看似淳朴的乡亲,坑起外人来比锄头还狠。想赚钱得懂规矩 —— 地头蛇不是洪水猛兽,是你过河的桥,没他搭桥,你就得踩着石头过河,指不定掉进漩涡里。
六、靠山不如靠自己,趁热闹时攒本事
小区的王姐早年给老板当秘书,别人说她 "靠男人",可她偷偷考了会计证,学了管理经验。老板破产后,她自己开了代账公司,现在雇了十个员工。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聪明人懂得在靠山还稳当的时候,把人家的本事变成自己的本事。就像老槐树底下的藤蔓,借着树往上爬时,悄悄把根扎进土里,树倒了,藤蔓自己也能长成一片。
七、谋划找富人,做事找穷人,顺序不能乱
朋友老张创业,先拉着开超市的舅舅喝茶谋划:"咱这生鲜配送得砸冷链车,得铺社区点",舅舅出钱出人脉;具体干活时,他找了失业的表弟当司机:"兄弟,咱省着点花,每单赚三块钱也能干"。富人眼里是大局,穷人手里是细节 —— 谋划时跟富人聊方向,他们不差钱,敢想敢干;做事时带穷人拼执行,他们缺钱,肯吃苦肯算计。就像盖房子,富人画图纸,穷人搬砖,缺了哪头都盖不成。
八、你值多少钱,掏钱的人说了算
胡同口的修鞋匠老周,补鞋十块钱一双,回头客不断;楼上的画家老李,一幅画标价八千,半年卖不出一幅。价值这事儿,不是你会啥,是别人需要啥 —— 老周知道老百姓要实惠,老李却等着懂艺术的人。就像我表舅写的小说,出版社说 "没市场",可他在工地给工友念,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记住了,你有屠龙术没用,得有龙让你屠;你会补鞋就行,只要有人穿破鞋。
九、穷家老人的五大忌,沾上哪样都难翻身
邻居家的赵大爷,儿子在城里打工,他天天打电话:"你妹的彩礼钱该给了"" 我这病得住院,你不孝顺 ",搞得儿子离婚两次。穷家老人常犯五个错:自己不动手,专等子女养;要起钱来没够,像个无底洞;张嘴就是" 孝道 ",捆住子女手脚;啥都要管,连儿子换工作都得听他的;帮不上忙还冷言冷语,说" 我当年比你难 "。这种家庭像团乱麻,想解开,得先剪断几根烂线头。
十、人生如打麻将,组合、交换、胜率是关键
楼下的刘大爷打麻将有三招:手里的好牌先打出去,别等着凑大牌;缺啥牌跟对家换,吃亏是福;不求胡大牌,赢一把是一把。人生也一样:把现有的本事组合好,该出手时就出手;缺资源别硬扛,找能交换的人换;别总想着赚大钱,提高成功率比赌一把更实在。就像老槐树开花,先开的花不一定结果,慢慢开的花,反倒能结成串的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