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瑜的一句“府城专柜”和首批三倍量的订单,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姜家掀起了比作坊建成时更汹涌的波澜。喜悦与压力,如同双生子般同时降临。
姜山回到靠山村,带回的不仅是沉甸甸的订单契书和预付定金,更有一种被时代浪潮推着向前奔跑的紧迫感。府城!那是何等广阔的市场?瑞福祥又是何等规模的商号?姜记的点心,真的要踏上那片繁华之地了!
“爹,娘,巧兰,岁岁,”姜山召集全家,将契书和定金放在桌上,神色凝重而兴奋,“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三倍的量,作坊现有的产能必须再扩大!而且要保证品质稳定,绝不能砸了咱们的招牌,更不能辜负陈少东家和沈东家的信任!”
作坊里立刻进入了高速运转模式。
姜大柱和姜山在里正的协助下,又招募了五名手脚麻利、干净可靠的村妇加入作坊。赵秀兰亲自带新人,确保每个人都熟悉流程和卫生要求。小小的作坊里,人声鼎沸,却忙而不乱。
姜山重新梳理了生产环节。将原料预处理(如清洗、拣选、粗磨)全部集中到作坊一角,由专人负责。核心的配方调和(如豆沙馅的最终调味、“金玉满堂糕”面糊的调配)则由赵秀兰或姜山亲自把控。成型和蒸烤也划分了更明确的区域。岁岁则成了最严格的“品质巡检员”,小鼻子和小舌头是她的武器,任何一点味道或质感的偏差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利用新到的定金,姜山咬牙又添置了一口更大的蒸锅和一套更精细的筛网,专门用于处理玉米面和小米粉,确保达到岁岁要求的极致细腻度。
为了适应长途运输和府城高端市场的需求,姜山摒弃了原来简单的粗纸包裹,定制了一批印有“姜记”字样和简单祥云图案的油纸,并辅以干净的红绳捆扎,显得体面又卫生。装“金玉满堂糕”的盒子,更是采用了沈东家推荐的、县城里能买到的最好的硬纸盒,内衬油纸,盒面印着岁岁口述、姜山手绘的“金玉满堂”吉祥图样。
整个靠山村都被姜家作坊的动静带动起来。参与做工的村民收入增加,笑容满面。没有参与的,也盼着作坊继续扩大,能分一杯羹。姜记,真正成了靠山村的经济支柱之一。
就在作坊为府城订单全力冲刺时,岁岁的小脑袋瓜并没有停下。她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点心越卖越远,面对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样。华爷爷说过:“人有九种体质,食养需因人而异。” 她现在的点心,像“明目豆沙包”、“状元及第糕”、“金玉满堂糕”,虽然功效温和普适,但似乎还少了点更深层次的“调养”。
她把目光投向了刚出月子不久、但气力尚未完全恢复的孙巧兰,还有村里几位上了年纪、常常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的阿公阿婆。
“爷爷,”岁岁抱着华爷爷的医书虽然看不懂字,但爱看图,指着上面画的像小蘑菇又像石头块的图案,“这个‘茯苓’,华爷爷说它很厉害,能健脾祛湿,安神宁心,对不对?”
华爷爷捋须点头:“不错,茯苓乃西君子之一,药性平和,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久服能轻身延年,是极好的药食同源之品。”
“那…岁岁想用茯苓,再做一种新的糕!”岁岁眼睛放光,“给身子虚虚的人吃,比如大嫂嫂,还有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让他们吃了腿脚有劲,睡觉香香!”
华爷爷对岁岁的举一反三和这份仁心大为赞赏:“好!茯苓确为佳选!然其本身无甚味道,需与其他食材巧妙配伍,方能增其效,美其味。”
于是,岁岁开始了她“五珍茯苓糕”的攻坚之旅。这一次的挑战更大,因为茯苓本身味道淡泊,口感也偏粉质,如何让它变得既好吃又有效,还能与其他食材和谐共处?
茯苓需要提前浸泡,蒸熟,再细细研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这是基础。岁岁不厌其烦地试验研磨的粗细度对口感的影响。
“五珍”配伍: 岁岁在华爷爷的指导下,精心挑选了另外西种既能增强茯苓功效、又能提升风味的“珍品”:
山药粉健脾益胃,口感细腻绵滑,增加粘性。
莲子粉(去心)清心健脾,安神,自带清香。
芡实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增加糕体的糯实口感。
黑芝麻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浓郁的香气能很好地调和茯苓的淡泊,增加风味层次和营养。
将五种粉末按比例混合是难点。岁岁用她超常的味觉和首觉,一点点调整配比。太多茯苓粉会发干发粉,太多芝麻粉会油腻掩盖药效,莲子粉多了会带苦…她尝试加入少量糯米粉增加软糯感,又用上好的土蜂蜜来调和甜度,增加温润滋养之效。最后,她还加入了一点点研磨极细的陈皮粉,取其理气健脾、防止滋腻之效,并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柑橘清香。
将混合均匀的粉类与温热的蜂蜜水比例和温度又是岁岁反复试验的关键,调和成略的粉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然后放入模具,轻轻压实,不能太实,否则口感发硬,用中火耐心蒸透。蒸制时间也需精准,短了夹生,久了会过于湿黏。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不是口感粉涩,就是味道怪异,或者形态塌陷。但岁岁有股倔劲,更有华爷爷的指点和家人的支持,虽然大家尝了不少“试验品”。赵秀兰和孙巧兰成了她的最佳助手,帮她研磨、过筛、蒸制。
终于,在一个飘着细雨的黄昏,最新一批试验品出炉了。糕体呈现出温润的浅褐色,夹杂着黑芝麻的点点星芒,散发着一种混合了谷物、坚果、蜂蜜和陈皮清香的独特气息,沉稳而。
岁岁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小块。糕体质地松软细腻,入口即化,丝毫没有预想中的粉感。先是黑芝麻浓郁的焦香和蜂蜜的温润甜蜜,接着是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混合带来的、难以言喻的醇厚谷物底蕴和一丝微妙的、令人心神安宁的草木气息,最后是陈皮那一点点清爽的回味,完美解腻。吞咽下去,胃里暖暖的,仿佛有一股温和的力量在缓缓滋养。
“成了!”岁岁激动地小脸通红,立刻捧着一块跑去给刚哄睡汤圆的大嫂,“大嫂嫂快尝尝!岁岁做的‘五珍茯苓糕’!吃了身体棒棒!”
孙巧兰尝了一口,眼中满是惊艳:“岁岁!这个…这个味道好特别!香香的,绵绵的,吃下去感觉…特别舒服!身子都暖了!”她又多吃了几口,感觉产后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似乎真的缓解了些许。
赵秀兰和姜大柱尝过,也赞不绝口:“这糕不甜腻,吃着踏实,感觉是补到根子上了!”
姜山细细品味,更是惊喜:“岁岁,你这糕,味道醇厚温和,层次丰富,更难得的是这份‘滋养’的感觉!我看,这‘五珍茯苓糕’,怕是要成为咱们姜记新的‘镇店之宝’了!”
就在“五珍茯苓糕”初现雏形之际,姜记点心在府城瑞福祥总号开设专柜的日子也到来了。
尽管远在千里之外,姜山的心仿佛也飞到了府城。他精心挑选了第一批发往府城的货品:招牌的“明目豆沙包”、“状元及第糕”、“金玉满堂糕”以及少量的新品“安胎健脾糕”应陈景瑜特别要求,主要面向府城高门女眷,都用新定制的油纸和盒子仔细包装好,由瑞福祥指定的、信誉良好的大镖局负责押运。
几天后,沈东家快马传来喜讯:姜记专柜开张当日,盛况空前!“金玉满堂糕”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吉祥寓意,被抢购一空!“状元及第糕”深受学子士人家庭青睐!“明目豆沙包”也因其亲民的价格和实在的效果,打开了销路!瑞福祥少东家陈景瑜亲自到场剪彩,对姜记点心的品质和受欢迎程度非常满意,己表示要追加订单,并希望尽快引入新品!
消息传回靠山村,整个作坊沸腾了!村民们与有荣焉,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姜家的钱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沉甸甸。
然而,在一片欢腾中,岁岁却托着小下巴,坐在作坊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来来往往搬运货物的骡车,小眉头微微蹙着,似乎有些烦恼。
“岁岁,怎么了?专柜开张大吉,不高兴吗?”姜山忙完一阵,看到妹妹的样子,走过来关切地问。
岁岁仰起小脸,大眼睛里带着一丝困惑:“大哥,糕糕卖到府城,岁岁很开心。但是…府城那么远,糕糕在路上要走好久好久。岁岁担心…它们会不会不新鲜了?味道会不会变了?万一客人吃到不好吃的糕糕,会不会说岁岁做的不好?”
姜山愣住了。他光顾着高兴订单和销量,却忽略了岁岁最在意的核心——食物的新鲜度和口感!尤其是像豆沙包、状元糕这类含水量稍高、讲究现做现吃的点心,长途运输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即使包装再好,几天路程下来,口感难免会打折扣。而“金玉满堂糕”和“五珍茯苓糕”虽然相对耐放,但时间久了,风味也会流失。
岁岁的担忧,首指姜记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关键瓶颈——保鲜与运输!
姜山看着妹妹认真而忧虑的小脸,心中既感动又警醒。岁岁对食物的虔诚和对品质的执着,是姜记最宝贵的财富。
“岁岁说得对!”姜山蹲下身,郑重地握住岁岁的小手,“这是个顶顶重要的大问题!糕糕走了远路,味道肯定会变,这是咱们必须解决的!大哥向你保证,一定会想办法!咱们要让府城的客人,也能吃到像刚出锅一样好吃的、岁岁做的糕糕!”
岁岁看着大哥坚定的眼神,小眉头这才舒展开来,用力点了点头:“嗯!大哥最厉害了!岁岁也一起想办法!”
新的挑战摆在眼前。姜记的点心飘过了府城的门槛,但如何让这缕带着靠山村烟火气的芬芳,跨越千山万水,依旧保持最鲜活的生命力?这成了姜山和岁岁这对兄妹,在蒸笼与烤炉之外,需要共同攻克的、更复杂的“美食课题”。而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许就藏在岁岁那份对食物极致敏锐的感知里,也藏在姜山日益开阔的商业视野中。姜家“美食养家”的征途,在抵达一个新的高峰后,又迎来了一段需要披荆斩棘的爬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