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岁月

第17章 劳模奖章铸剑炉

加入书架
书名:
沸腾岁月
作者:
启明的星期天
本章字数:
4988
更新时间:
2025-06-18

门在他身后砰地关上,夜风卷着灰尘扑进来。

---

天刚蒙蒙亮时,宋运成己经站在了城郊的一处老铸造厂门口。铁皮门锈迹斑斑,门缝里透出几缕煤灰的气味。他握紧手里的照片和字条,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腔。

“周振华……你还活着?”

他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三十年前,父亲和这位工程师共同参与了鞍钢冷却系统的设计工作。设计方案最终由上级拍板定案,而周振华是唯一反对的人。后来,他在一次锅炉事故中“失踪”,官方认定为工伤死亡,可从来没人见过他的遗体。

宋运成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铁门。

屋里光线昏暗,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头坐在工作台前,正用一块粗布擦拭一把旧扳手。听见动静也没抬头,只是低声说:“你来了。”

宋运成愣住了。这声音嘶哑低沉,却带着一股熟悉的金属质感。

“您真是周师傅?”

老头终于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刀。

“你爸留下的图纸,我看了。”他指了指桌上摊开的一张泛黄纸片,“当年我说过,那个冷却系统的改造方案有致命缺陷,但他们不听。现在看看,爆炸不过是迟早的事。”

宋运成沉默片刻,缓缓坐下。

“我爸……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他轻声问。

周振华叹了口气,把扳手放在桌上。

“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无能为力。那时候工业系统是一潭死水,谁敢提不同意见,就是阻碍生产、破坏建设。你爸是个好人,但好人斗不过体制。”

宋运成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还残留着翻图纸时蹭到的墨渍。

“那现在呢?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

周振华没回答,只是从抽屉里摸出一个小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陈旧的劳模奖章。

“这是你爸当年获得的,他临终前托人给我,叮嘱我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来找我,就把这个交给他。’”

他把奖章递过去,“现在,它属于你了。”

宋运成接过奖章,沉甸甸的金属贴着手心,仿佛还带着父亲的余温。

---

雷正阳在大连港的仓库里焦躁地来回踱步。国务院成立联合调查组的消息他己经知道了,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送出的那些证据是否足以让上面动真格的。

“如果他们查不下去怎么办?”他喃喃自语。

手机就在这时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静的声音:“雷老板,好消息。你的材料己经送到关键人物手里,高层内部讨论激烈,有一部分人主张彻查到底。”

雷正阳心头一震:“哪一部分?”

“管经济的那位副主任,亲自批了文件。”

雷正阳嘴角微微扬起,随即又压低声音:“那我这边呢?”

对方顿了一下:“你可以合法化了。”

雷正阳屏住呼吸。

“当然,有条件。”那人继续道,“你们公司必须承担三年内解决三千下岗职工就业的责任。”

雷正阳闭上眼,脑海中闪过那些被工厂裁员的工人面孔。他们曾经是鞍钢的脊梁,如今却被时代甩在后面。

“我答应。”他说得很干脆。

挂断电话后,他靠墙站了一会儿,然后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一支烟。

烟雾缭绕中,他低声自语:“老子总算活回来了。”

---

杨小舟被带进看守所那天,气温骤降。他穿着单薄的囚服,在铁栅栏后望着窗外的天空。高炉的轮廓依稀可见,仿佛还在燃烧。

“你还有申诉的机会。”律师对他说。

杨小舟摇头:“我不需要申诉。”

“那你为什么还要画这些图纸?”

“因为技术不会因为一个人坐牢就停止进步。”杨小舟淡淡地说,“鞍钢的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场爆炸就能终结的。只要还有人愿意改,就还有希望。”

律师走后,他独自坐在角落,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开始勾勒新的冷却系统结构图。线条流畅,标注清晰,一如他在东京求学时的模样。

他写下了最后一行注释:“请由宋运成团队实施。”

他知道,只有这个人,才真正理解这套系统的意义。

---

几天后,宋运成回到钢厂家属区,在父亲墓前跪了很久。李素娟站在不远处,默默看着他。

“你想通了吗?”她轻声问。

宋运成点点头:“我想把爸的这块奖章熔掉。”

李素娟一怔:“为什么?”

“它不该只是一个纪念品。”宋运成举起那枚劳模奖章,“它应该变成更有意义的东西。”

他拿起锤子,将奖章放进熔炉。火焰舔舐着金属,渐渐将其化作一团赤红的钢水。

“你爸是劳模,我也是个钢铁工人。”宋运成一边操控模具,一边低声说,“我们都是铸剑的人。”

当钢水冷却成型,一枚崭新的钢戒出现在他掌心。表面刻着一行小字:“传承”。

“这是我婚礼用的戒指。”他对李素娟说,“它不只是我们的承诺,也是我对这座钢厂的承诺。”

李素娟轻轻握住他的手,没有说话。

远处,高炉依旧伫立,蒸汽在晨光中升腾。

---

与此同时,一名身穿制服的官员走进北京某间会议室。房间里坐着几位来自经贸委和冶金部的领导。

“鞍钢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官员翻开文件,“技改资金挪用、设备造假、与日本企业的隐秘合作——每一项都牵涉深远。”

一位年长的部长沉声问道:“下一步怎么处理?”

官员合上文件,语气坚定:“先稳住钢厂秩序,再启动全面审计。同时,我们要确保核心技术不再流失。”

“那宋运成那边呢?”

“让他接手技术整改。”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他是合适人选。”官员补充道,“他不仅懂技术,更懂责任。”

---

深夜,王德顺的修理铺里灯火通明。宋运成对着图纸逐条核对,李素娟在一旁帮忙整理资料。

忽然,敲门声再次响起。

王德顺拉开门,门外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宋师傅,这是鞍钢新任总工的任命书。”

宋运成接过,眉毛微挑。

男人笑了笑:“上头很欣赏你的能力,也希望你能带领鞍钢走出困境。”

宋运成低头看着任命书,手指慢慢收紧。

“你觉得我做得到吗?”他问。

男人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爸当年没做到的事,现在轮到你了。”

宋运成没有回答。他走到窗边,望向远方的厂区,目光坚定。

这时,李素娟递来一杯热茶。

他接过,轻轻吹了口气,茶水在杯口泛起一圈涟漪。

高炉的灯光依旧闪烁,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

宋运成抿了一口茶,转身对众人说:“开工吧。”

玻璃窗上的倒影中,他眼中映着火光,像是淬火的年代,正在重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