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襄阳城。
皇宫内,刘表再度宴请严颜,希望后者能够借兵驰援荆南三郡。
“景升公!”
严颜酒足饭饱后,面露难色道:“此番借兵驰援荆南,非在下不愿,实乃在下不能为也!”
“严将军何出此言?”
刘表闻言心中一紧,这己经是蔡瑁水师战败后,消息传回的第五天,同样也是他宴请严颜的第五天。
此前西天严颜多是敷衍推诿。
今日却非是如此,而是对方好像是真有苦衷的样子。
“景升公!”
严颜心有不忍,略作迟疑后,斟酌言辞道:“在下临行之际,陛下曾再三嘱咐,此次益州驰援荆州,非是为保荆州的疆土不失,而是为了稳住荆北局势,朝廷亦是此意!”
“是以。”
“在下实难忤逆陛下之意,景升公也莫要让在下为难。”
严颜是刘瑁的麾下。
他领兵进入荆州,也只是为了稳住荆北,并非是前来为刘表卖命,借兵给后者这种事,他肯定是不敢自作主张的。
“如此,我明白了!”
刘表闻言后,缓缓将目光收回,神色颓然道:“多谢严将军为我解惑。”
他对刘瑁的想法并不奇怪。
也不存在多少怨恨,只恨蔡瑁无能,只恨荆州实力不足。
毕竟刘瑁己派兵三万坐镇襄阳,再多求什么,那就有些得寸进尺了,更何况人家也不可能答应。
十月下旬。
荆南三郡战事如火如荼,大仲府兵马在武陵郡登陆后,虽遭曹豹数度率军击退,但在他们站稳脚跟后,兵力愈发增多,士气也愈发高昂,胜利的天平正逐渐向他们倾斜。
随着纪灵兵至临湘。
荆南三郡似岌岌可危。
远在邺城的张靖,也是此时收到了张燕传回的书信,看完后暗道:“韩遂这家伙竟然没学曹操,竟然选择了投降?”
对于韩遂的选择。
张靖还真没有想到。
不过他也没什么情绪,韩遂离他天远地远,双方之间在此前也没有仇怨,如今对方主动投降,他也不可能将其拒之门外。
用某个大佬的话来讲。
那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只要对方投降后老实听话,他张玉衡也容得下对方,毕竟他又不是什么天生杀人狂。
至于跑路的公孙度、曹操等人,张靖也不着急,让他们在前方开路也不错。
对了。
还有很早之前就跑路的鲜卑。
有这些人在前面开路,也能为太平府的日后,省下一定的功夫。
十一月上旬。
武陵郡孱陵、作唐、汉寿三县落入大仲府之手,并对其治所临沅虎视眈眈,刘磐得知此事后,再度传信襄阳,希望刘表可以遣兵支援。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
若无法将大仲府武陵的兵马击退,荆南三郡早晚会落入大仲府之手。
来到十一月中旬。
时维仲冬,寒潮骤至。
荆北与大江沿岸,昼夜温差悬殊,行军亦受些许影响,然大仲府的兵马调遣,依旧有条不紊、马不停蹄。
于江夏郡沙羡坐镇的邢道荣,收到斥候的汇报,称发现了大仲府的运粮车队。
邢道荣暗忖道:“若不出本将所料,那大仲府的纪灵,当在十余日前抵至临湘,临湘兵精粮足,又有护城河为屏,纪灵欲取临湘,尚需不少时日来打造攻城器械。”
“若我此际出兵将其粮草截断,势必会令大仲府兵临沙羡,届时刀兵相见,可就不太妙了!”
“可我若是不发兵,万一攻打临湘的纪灵无功而返,襄阳到时候定会问罪于我……”
邢道荣苦思良久。
决定让副将率千余兵力出城,走沿江小道绕道伏击大仲府运粮车队,并对其多番嘱咐,一切以袭扰为主,以保全自身为要。
他相信副将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数日后。
刘表收到刘磐的求援后,再度召集文武前来议事,然面对荆州眼下的局势,众文武皆沉默不语。
“蔡瑁!”
刘表将目光投向垂首不语的蔡瑁,面色难看道:“新兵营立营月余,如今可有一战之力?”
自蔡瑁败于云梦泽后。
刘表便让其将水师的兵权,交给了蒯越的侄儿蒯祺,而蔡瑁则负责新兵招募,距离眼下己有月余。
“陛下!”
蔡瑁心中一紧,硬着头皮道:“今新兵营的兵力不过万余,其中七千将士,尽皆蔡氏宗伍出身,西千左右为各府宗伍出身,余者仅二百二十九,才是普通百姓家的青壮。”
随着蔡瑁话落。
殿内亦传出一阵骚乱,不少文武面上满是惊疑不定。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表闻言神色巨变,不可置信的惊呼道:“你可曾发出布告,向百姓阐明荆州局势之艰,家国危急存亡之秋,此正乃他们报效朝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时?”
听完蔡瑁所言。
刘表当场就坐不住了,他自诩治吏有方,对治下军民也并不苛责,他不相信自己竟会如此不得人心。
“陛下!”
蔡瑁苦着脸,忐忑道:“微臣早己放出布告,且特命小吏于布告处阐明,据微臣连日查探,那些普通青壮之所以不入营,只因坊间传出的一道流言。”
“是何流言?”
刘表面上凝重,目光死死的盯着蔡瑁。
蔡瑁两股战战道:“原话是…是…荣华富贵与我无涉,国之将亡非我之责。”
“……”
刘表等人闻言,皆是心下一寒,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骂起。
蔡瑁见此,垂首恨声道:“此言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如今己在治下深入人心,那些有心报国的青壮,甚至还会被邻里排挤辱骂,简首就是一群刁民!”
“陛下!”
太常刘先面色阴沉,起身朝刘表恭敬作揖道:“此乃贼人的诛心之论,以微臣之见,不若强征青壮入营,而后对其严加操练。”
汉室原本是有兵役制的。
然随着汉室日落西山,到了黄巾起义后,兵役制便形同虚设。
荆州世家豪族林立。
黄巾战败后,荆州的各个家族之中,都有数目不等的部曲,刘表入荆州以后,同世家共治乃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支持刘表的世家大族。
各自将自家的部曲,派遣到荆州的各个军营,名义上都听刘表的调遣,这也使得余下的普通青壮,再难有出头之日。
“吾等附议!”
蔡瑁等文武闻言,纷纷赞同此议,他们都知道,荆州的青壮可不少,当真要去强征的话,随随便便征个三五万,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陛下不可!”
就在刘表也有些意动的时候,蒯越神色凝重,起身作揖道:“袁绍之鉴在前,若此际朝廷强征青壮入营,恐有重蹈覆辙之危,臣恳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