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街上堵得不行,路两边到处都是车子,有摩托车,拖拉机,还有小汽车
还好余安益今天开的是摩托车,不然根本上不来,只能停到街尾
平时路两边也没有摊子,今天全摆满了,卖菜的,卖对联的,卖鞭炮的,卖衣服的,还有各种小吃等等,可谓是人山人海
余子月每次来赶集就一个感觉,那就是挤!尤其是过年前,那真是人挤人
因为买的东西多,农村人赶集都得背个篮子,买得少的也得提个篮子,所以空间上更挤了
余安益牵着余子月和余子云,负责背东西,沈兰作为家里一把手,负责买东西和付钱
余家第一站,就是买吃的
沈兰先到卖肉的摊子买了几块排骨和五花肉,花了十块钱,又去卖鱼的摊子买了鱼,盘镇人过年必然得有一道糖醋鱼
不一会,篮子里就装满了各种菜和水果
杨秀萍喜欢吃豆粉,沈兰还特意买了块豆粉,回去带给老太太凉拌吃,杨秀萍就好这口
余子月这会已经被余安益抱起来了,主要人太多,余子月个子又矮,真是被篮子剐蹭得不行
等把街上都逛了一圈,最后就剩买对联了
沈兰看着这人实在太多,带着两个孩子买东西也是让孩子遭罪,于是开口说:“安益,你要不先把东西放到李姐家,带着月月和云云等我吧”
余安益想了想,应道:“行,你把篮子给我,我们去那等你”
余安益带着两孩子又来到了镇上卖衣服的一条街
这条街都是商铺,两边全是卖衣服的,因为是年关,也是人来人往
过新年穿新衣,是云省的传统
其中一家铺子就是村里李春海的妹妹李夏莉开的店
李夏莉嫁给了外省人罗得能,是一个胖乎乎的矮胖子,两人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叫罗海燕,今天两岁
这个年头,云省人做生意不行,能在云省做生意的,大多都是外省人,川省人居多,罗得能别看整天笑嘻嘻,但是特别精明
余家和李家之所以关系好,是因为余安益和李春海两人从小一起玩到大
李春海大余安益七八岁,虽然有年龄代沟,但是两人特别投缘,关系可以用亲如手足来形容
据沈兰说,李春海当初结婚的时候,第二天余安益还去和李春海一起睡
三人到店门口,余安益就开口喊:“夏莉姐,在不在”
“在,哎呦,安益来了啊”只见店里走出来个年轻女人,个子不高,长相普通,但是眼神看着有神,笑眯眯的
李夏莉走到店门口,看到余子月和余子云也在,笑着说:“两个小家伙也来啊,快来坐”,说着去拿了三个板凳出来,手上还提了袋橘子,给两人一人拿了一个
余安益对两人说:“快谢谢姨”
余子月和余子云齐声喊:“谢谢姨”,两人没怎么见过李夏莉,这会都有点拘谨
“不用谢”李夏莉笑着应了后,又对余安益说:“你可真有福气,两个孩子都长得好,阿兰呢?”
“阿兰去买对联去了,街上太挤,我带两个孩子过来你这等一下”
看到有人进店,忙说:“夏莉姐,你去忙你的吧,我们在这坐会”
“行,那你们坐会”
都是熟人,李夏莉也不客套
等了好一会,就看到沈兰终于过来了,手上除了拿着对联,还拿了两根烤肠
余子月和余子云看到沈兰,忙扑过去喊:“妈妈”
“给,吃烤肠,饿了吧”沈兰笑着抱了抱两个孩子,把手里的烤肠递了过去
两人拿过烤肠吃了一口,好吃的眯了眯眼睛
东西买的差不多,几人跟李夏莉道别后,就准备回村
到家后,余子月和余子云走了半天也累了,上床没一会就睡着了
沈兰和杨秀萍商量着得去冲点糍粑,余安益和余正章则是商量着杀年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