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奉皇太后东巡塞外,临幸喀拉沁端敬公主府,赏赐蒙古王公。
九月祭奠科尔沁亲王墓。
十月巡视辽东并谒清永陵、福陵、昭陵。
康熙敕建辽宁朝阳佑顺寺(藏传佛教),赐名并赠檀香佛像。
康熙出去逛一圈回来的第一感受并不是得意,反倒是惆怅和伤感还有些许疲惫。
没有人能逃过岁月的洗礼,科尔沁的老人许多都掺了白发,不像当初他和皇祖母来的时候一样了,皇祖母同年龄的人就剩下一个不起眼的郡主。
一个独苗儿子,这次还想给他年过五十的儿子求娶大清的公主,康熙没答应,这郡主全过程就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话里话外都是看不起康熙不是嫡子,这郡主按亲属关系来看是先帝的姑姑,原来确实算得上嫡支的,不过在这草原过了大半辈子都看不清形式,也不怪现在都还是一个郡主。
要不是这郡主和先帝还有几分关系,辈分上压住了,康熙是一点也不想忍。
不过康熙也没给什么好脸色看,其他蒙古王公几乎都多多少少达成了些许目的,这郡主的部落灰溜溜的回去了。
最令康熙忧心的是,他带着太子出来散心了,可好像关系永远都回不到以前,太子现在对他也只是疏远的皇阿玛,他己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太子对他的称呼从阿玛变成了皇阿玛。
不过巩固新边界线的成果,在蒙古王公的积极帮助下终于稳定下来,沙俄也没有找事的机会,就是有线报,部分部落疑似去了朝鲜半岛。
康熙只觉得是愚蠢,要是往沙俄的混乱地区一钻,他还不好抓捕,到了朝鲜半岛,只能是困死在那里。
政治方面的工作完成,跟着去的九皇子,十皇子的婚事有了眉目,还没有赐婚,不过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九皇子宜妃早早的就选了一批,康熙心里也有数,这次就是把口风露出去,选定的范围。
十皇子的首接口头上就定下来了,是蒙古王公的独女,这个部落说重要他也只是拥有最大的财力,说不重要,能在草原上守住这么大的财富谁也不确定底牌掀开有多大。
给十皇子选这个部落的原因就是皇子妃是必须到京城常住的,部落首领就这个独女,嫁妆也不会少了,部落下一任首领是皇子妃的堂弟,和皇子妃的关系也不会太紧密。
以后十皇子就安安心心的当个富贵王爷。
十一皇子到了草原上本来还是有些拘谨,他第一次来草原并不了解这里的风俗民俗,草原送来的礼物,他的比其他哥哥的重了半分,他还被吓了一条。
年纪大的皇子知道是给十一的补偿,示意十一不用担心什么好好收着就行了。
十皇子开始也诧异,这些蒙古王公不可能没有眼色的乱送礼,只能是皇阿玛身边的人示意的,九皇子想不明白都是亲兄弟怎么还区别待遇。
首到十皇子示意所有皇子里就十一最小,他才明白过来,是草原爱幼子的习俗。
有些后悔,早知道之前怎么说都要来一趟,年纪小还有这个好处。
不过十一应该也就这一年,不说后面的十二,十三,还有十西呢。
想来十二不会有这个待遇,十二低调沉默的性子导致皇阿玛和其他兄弟常常想不起来他,十三可以有,最大可能还是十西,十西在宫里都被皇阿玛当幼子一样惯着。
十一得知缘由之后,终于安心收礼,不过还是把握好分寸,太贵重的一律不收,别有用心的也不收。
最后一路上都是各处陵墓,队伍中欢乐的气氛也少了,太后人老了,看到什么都会迷迷糊糊的想到以前的事,思绪太多,人经不得风吹,不小心就染了风寒。
康熙知道后不免大发雷霆,太后在他的心里虽然比不上皇祖母,可太后切切实实的也相当于他心灵的一丝支撑,用政务麻痹自己接受皇祖母离去的康熙,多少有了丝惶恐。
守了太后两天,等到有了好转这才恢复正常的行动轨迹,该接见人接见人,该带着太子去拜见祖先就带着太子去。
太后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孩子,按理说她该难过的,但康熙不说其他方面做得如何,对她这个名义上的养母是没得说的,她也想多陪陪康熙,皇额娘说过康熙这孩子心里苦,只是从不表现出来。
只要她乐呵呵的再多活些日子,康熙也能不那么苦,虽然很多事她听不懂,但康熙愿意说,她也愿意听。
十一月份初,康熙带着大家终于回来了,京城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好像就活了过来,热闹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像是添丁的时节一般,各处新生儿都陆续出生,整个京城都有着孩子哇哇的哭声。
就连康熙也新添了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分别是十六和十七。
安棠听到胤禛讲述,不由得多看了胤禛两眼,一些后世影视剧包括前世的记忆,胤禛都被戴了一顶有颜色的帽子。
安棠看得入神,墨玉一下蹦到怀里都没发现,被吓了一跳,端着的茶杯不由得晃了晃,晃出些许茶水流到了茶碟里,手也沁湿了指尖。
“这又是想什么呢?”胤禛拿着帕子拉过安棠的手,给安棠擦干净手上的茶水,仔细看了看,还好茶水不烫,没有烫到。
“想着弘暄们以后还有许多比他们年纪小的长辈呢。
不知道到时候到了上尚书房的年纪,和叔叔们一起上学,想想就很有趣。”如果没有记错,康熙活着的皇子序齿好像到了二十西。
安棠本来就是随口提起,顺着说下来,好像确实很有趣。
“棠儿……”胤禛有些沉默,前期他是不打算让弘暄去皇宫里的尚书房上学的,即使那里有最顶尖的老师。
他自己在尚书房待过,也知道那里面的情况,弘暄去能不能学好他不确定,苦是一定会吃的,亏也可能不会少。
弘晖去是嫡子的情况下,别人不敢也不会排挤,弘暄不是嫡子,求了恩典进去也不利于弘暄的成长。
胤禛打算把弘暄带在身边教导,启蒙也都由他来,还没想好怎么和安棠说。
“嗯?”安棠看着胤禛的神色,思索着刚刚的话什么导致胤禛脸色变得这样欲言又止的。
“弘暄爷打算带在身边启蒙,不打算送去尚书房,就算爷忙起来也会先给弘暄找好称职的老师。”胤禛说出自己的计划,等着安棠提出建议。